[转载]安德森认知过程维度中的“理解”
(2018-05-24 14:22:51)
标签:
转载 |
安德森认知过程维度中的“理解”
安德森在《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中,将认知过程维度分为六个类目: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那么,这里的“理解”与《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学习水平中的“理解”有什么不同呢?
《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学习水平中的“理解”是指:初步把握学习内容的由来、意义和主要特征,是对知识一般认识。
安德森在《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中的“理解”是指,从口头、书面和图画传播的教学信息中的建构意义。
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1. 解释:从一种呈现形式(如数字的)转换为另一种形式(如言语的),其替代术语是翻译、释义、描述、澄清。
2. 举例:找出一个概念或一条原理的具体例子, 其替代术语是例示、具体化。
3. 分类:确定某事物属于某一个类目(如概念或原理),其替代术语是类目化和归属。
4. 概要:抽象出一般主体或要点,其替代术语是概括和抽象。
5. 推论:从提供的信息得出逻辑结论,其替代术语是外推、内推、预期和断定。
6. 比较:确定两个观点、客体等之间的一致性或差异性,其替代术语是对照、匹配、映射。
7. 说明:架构一个系统的因果模型,其替代术语是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