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律失常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2014-05-22 12:58:46)
标签:

和心

孟庆智

有房

同时

器质性

杂谈

分类: 心脏疾病

  心律失常多见于各种原因的心脏病患者,少数人则无器质性心脏病。其临床表现是突然发生的、规律或不规律的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感、憋闷、气急、手足发凉和晕厥,甚至神志不清。有少部分心律失常病人可无症状,仅有心电图改变。上海市科技成果奖获得者、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孟庆智指出,有一些心律失常很容易与其他症状混淆,患者应提高警惕,加以区别。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疾病,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患者应严格区分心率失常与其它症状的不同,同时,如果发现心律失常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心血管专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心律失常应与下面的症状进行相鉴别:

  1.室上性心律失常: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急症,包括各种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房扑、房颤。其临床治疗措施已臻完善,包括迷走神经刺激法、电击复律、药物治疗以及射频消融术等侵入性治疗方法,基本上可以控制所有发作,对于其中许多病人尚可达到根治的目的。


  2.房性早搏:房性早搏(atrial premature beats)简称房早,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正常成人进行24小时心电监测,大约60%有房早发生。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人均可发生房早,并经常是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出现的先兆。


  3.心脏停搏:心脏停搏指心肌仍有生物电活动,而无有效的机械功能,断续出现慢而极微弱且不完整的“收缩”情况,心电图上有间断出现的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多在每分钟20~30次以下。此时心肌无收缩排血功能,心脏听诊时听不到心音,周围动脉扪不到搏动。


  如果患有心律失常,患者应注意些什么

  1.正确对待,心胸开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服药。

  3.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可适当地进行些锻炼,如养鱼、种花、散步、练太极拳、保健操、练气功等。只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极差的病人才应长期休息。


  4.随季节、气候变化调节生活起居。季节交替时预防感冒,以免加重病情。

  5.合理饮食,戒烟、戒酒。

  6.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要因为便秘而发生意外。

  7.定期到医院复查,合理调整用药。


  心律失常的诊断与其他疾病诊断一样,要分三个步骤进行,即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心电图等特殊检查。只有这样才能把心率失常和其它症状区分开来,并且对心律失常的病因、性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弄清楚,从而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