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切不可乱用药!
(2013-12-28 14:07:34)
标签:
农村万人不用治疗方案我国杂谈 |
分类: 心胸保健 |
一说起高血压,很多年轻人会不以为然,认为这是老年病。事实上,近年来随着高血压发病增多,高血压患者有明显年轻化趋势。由于工作紧张及生活习惯不良,18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8.8%,而其中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渐成高血压疾患主力军。
最新国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000多万人。近年来,高血压患者呈明显年轻化趋势,20至30岁的年轻人得高血压的人数越来越多,由于发现率低,年轻人成为高血压“隐形族”。 比十年前翻了近三番。然而,市民对此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笔者日前采访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主任孟庆智时,他指出了当前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用药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是4个误区。
误区一:没有症状不用药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主任孟庆智告诉记者,不少病人都误以为没有不适症状的高血压不大碍事,所以贻误病情。
他同时指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肥胖人群增加是导致高血压病年轻化的重要原因。因此,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人都可能患高血压。但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结果显现出来的症状也不一样,比如说,有的人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有的人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无论症状如何,高血压的危害同样存在,患者不能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从病理方面讲,无症状高血压长期不服药,可使病情加重,又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误区二:道听途说滥用药
听说隔壁李大伯吃这个降压药很管用,于是买来试一下;又听说楼上吴大妈长期服的降压药效果也不错,也买来吃吃看……有病到医院就诊,这个道理谁都懂,但现实生活中,一些高血压患者却经常道听途说,自己给自己乱开药方。
误区三:血压降低可停药
血压降至正常后还要继续服药吗?据了解,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因为正常血压是由药物控制产生的,如果突然停药,血压会反弹,甚至更危险。
降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过于心急或忽视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一些高血压患者为了尽快降低血压,常常擅自加倍服药或数药并用,数天内血压大幅度下降。这种做法十分危险,因为降压过快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塞等严重后果。与此相反,还有一些患者血压降至正常后就自行停药,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市民得了高血压,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制订出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避免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要到医院定期测量血压,定期复诊。
误区四:先用差药再好药
许多患者有这样一个错误的想法:用药不能一开始就用好药,否则时间久了产生耐药性后,再用差点的药会没有效果;如果先用差药再用好药,效果应该会比较明显。
此外,降压也不能单纯依靠药物,而要做综合性的治疗,其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十分重要。高血压患者要戒烟戒酒,饮食宜清淡、少盐;工作生活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情绪激动,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还应减轻体重。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1.3亿多,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每年由高血压导致中风的病人在150万以上,死亡率居世界第二。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群中仅有53%的人测量过血压,44%的人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城市中高血压有效控制率在4%左右,农村则低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