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预后!

(2013-12-05 11:55:30)
标签:

老年人

心肌病

人们

链球菌

治疗高血压

杂谈

分类: 心胸保健

  1.预后影响因素 临床研究发现,年龄、LVEF、最大氧耗量、性别、糖尿病和心房纤颤等是影响心力衰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2.改善心力衰竭预后的措施 改善心衰的预后,需要早期预防和积极治疗导致心衰的原发病,去除诱发心衰的各种因素及强化心衰治疗效果等。


  (1)预防致心力衰竭的原发病:冠心病的基础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需从儿童和青年抓起,干预其高危因素是防止心肌缺血性损伤的根本方法,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止并发症,争取逆转。高血压病则需积极的药物治疗与合理的劳逸结合,使增高的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风湿性心脏病多有风湿热病史,预防甲型溶血压链球菌(包括演变了的链球菌)感染的各种措施非常重要,如改善潮湿的居住环境,平时避免着凉,加强体质锻炼等;对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等链球菌感染的病人早发现早治疗。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心衰的预防需重视孕妇妊娠期保健等。只有消除或减缓致心衰的原发病,避免无症状心力衰竭发展到临床期心力衰竭,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心衰的预后。


  (2)强化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心衰一旦发生,任何治疗措施均应达到以下目的:

  ①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症状。

  ②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③防止心肌继续损害,并能逆转自然病程。

  ④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具体措施如下:


  A.去除诱发因素,减轻心脏负荷:控制各种感染,尤其是呼吸系统的感染;预防风湿活动;避免过度劳累、精神刺激及妊娠;适当休息,包括精神上和体力上的休息;限制钠摄入等。


  B. 内科药物治疗的作用:现代心力衰竭治疗的概念和方法,不仅仅着眼于改善血流动力学,重要的是干预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和心室重构。目前人们公认的转换酶抑制药与强心、利尿药合用可降低中或重度心衰病人的病死率,并能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成为较理想的抗心衰药。β-受体阻滞药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及缺血性心力衰竭,可使心肌β受体密度上调,保护受损心肌,从而提高心衰病人的远期自下而上率,降低病死率。但由于不良反应较多,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C. 非内科治疗的作用:先天性心血管病的根本治疗是择期进行手术矫正。单纯瓣膜狭窄可行球囊扩张术,合并严重的关闭不全可行瓣环或瓣膜成形术,必要时行瓣膜置换术。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及外科治疗进展很快,如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斑块旋切术、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室壁瘤成形术等,对于终末期心衰还可行心脏移植术,这些措施对防治心衰,挽救生命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分子克隆和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已经提示出许多心血管病存在基因缺陷或表达异常。可以预示,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应用基因工程和细胞生物学技术来改变基因结构,调控基因表达,这样既可预防又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将大大改善人类心力衰竭的预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