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脏病人秋冬季要戒骄戒躁!

(2013-09-30 11:53:57)
标签:

管病等

秋冬

季要

更健康

阳欲脱

分类: 心脏疾病

  日常生活中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光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脾气往往也变得很怪异,与以往大相径庭。老人们身体不适已经给自己和家人带来负担,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很多人此时的性格大变,更让家人苦恼不已。

  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显示,卒中后患者抑郁的比例为30%—64%;心肌梗死患者中45%伴有抑郁。对此,有些心血管病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发展至精神疾病,常在两个特殊阶段。一是刚意识到自己身体出了问题,另一个则是在治疗和康复期。心血管病等慢性病患者之所以容易在这两个阶段出现心理问题,并非是他们拥有特殊的心理特质,而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变化。原来没病时,可以毫无顾忌地做任何事情,一旦得了慢性病,干什么都放不开手脚。他们看到自己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干,又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因此,心里面就产生了巨大落差,容易导致心理动荡。

  与单纯心理疾病患者相比,对心血管病伴发心理问题的人,要让他们遵从心内科医生的建议,科学地饮食、运动、睡眠、服药。通过这些调节,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改善时,对解决心理问题有很大的好处。如果患者抑郁持续两周以上,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或者患者焦虑情绪影响生活和工作,而且持续了6个月左右等,家人就要带患者到精神科就医了。对于心血管等慢性病患者并发精神疾病,大的用药原则与单纯的精神病患者一样。

  其实,对于心血管病病人来说,只要按照医生的处方及时用药,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控制体重、规律起居等,不但能够预防疾病,还可以减轻疾病程度,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完全有可能恢复到患病前的水平,甚至比以前更健康。科学的饮食是治疗疾病的基础,合理的锻炼是康复的重要手段,而平和的心态则是疾病治疗的重要保障。因此,心血管病病人应注意远离焦虑、急躁的心态。

  可以说,无论对什么年纪的人来说,不良的情绪都是非常不利的。人的情绪一旦紧张、激动,会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加,结果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亦明显增加,加重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病情。更严重的是,这些变化有时会导致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引起心脏骤停。

  大喜大怒都是最该忌讳的。中医学认为,暴喜伤心,心气涣散,会出现一系列心气不足的症状,如心悸、乏力、胸闷气短、脉结代等症状。严重者则会出现冷汗不止,四肢不温,脉微欲绝及心悸、胸闷、胸痛等心阳欲脱的症状。此种变化类似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相反,怒则气逆,气的运行受阻。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滞血瘀的结局是不通,不通则痛。大怒导致的一系列反应类似于冠心病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等。由此可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每个人都十分重要。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心血管病病人出现情绪异常时,不能等到发作时才去医院,应在平时就在医生指导下做好预防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