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为何发生溶血性贫血?

(2012-06-14 12:25:00)
标签:

心脏瓣膜病

溶血性贫血

心瓣膜

置换

正常红细胞

健康

分类: 心胸知识

【摘要】红细胞具有柔韧性和可塑性,它在正常人体内循环流动中能够经受住血液湍流的冲击和心脏瓣膜的拍打,加上正常人体血管壁光滑,所以血液能够畅通无阻。

但是当人体心脏瓣膜有病或进行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则患者有可能出现血管内溶血性贫血。这是因为:

(1)心脏瓣膜病,心室的压力发生改变,此时射血力量较大,当红细胞经过某一小孔或狭道时,红细胞所承受的压力或冲击力比正常时候大,超过了正常红细胞所能承受的力量,致使红细胞破碎而发生溶血。

(2)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如果心瓣膜位置安放得不好,或因血液冲击而发生分离、撕裂,在瓣膜中间或周围出现血液回流而引起红细胞破损,也会发生溶血性贫血。这在主动脉瓣置换者较多见,二尖瓣置换者也可发生。

(3)人工心瓣膜因材料不同,如有的表面不够光滑,有的产生纤维素(一种凝固蛋白)沉积,红细胞流经此处每每要受到较大的摩擦或割裂,容易造成损伤而破碎,导致溶血。

(4)人工心瓣膜置换时间较长,瓣膜老化或表面因脂质沉积引起肿胀,可以使瓣膜移动时变得不够灵活,血液流过时易发生狭窄或关闭不全,使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导致溶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