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肌梗塞可预测

(2011-08-07 13:28:04)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

心梗

高危人群

心血管病

高血压

文化

分类: 心胸知识

【摘要】  人的动脉粥样硬化其实从婴儿期已经开始,它是一个缓慢进展、逐渐加重的过程,可以说动脉粥样硬化伴随人的一生。动脉粥样硬化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心脑血管事件,但在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如果出现了动脉粥样斑块的突然破裂和血栓形成,就会导致心梗等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可以说血栓形成是心血管病中的“第一杀手”。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粥样斑块破裂是瞬间的事情,动脉内血栓形成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导致心肌梗塞、中风等心脑血管意外。因此,对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行预测性检查显得非常重要。

 

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是发生心梗的最主要因素,这类高危人群可以到医院做血液和血管方面的检查,比如做一个冠状动脉CT检查,了解是否存在早期冠心病和有无血栓形成的早期征象,通过这些检查,可预测九成左右心梗的发生。

 

一般的患者一两年做一次预测性检查就可以了,但对于已经发生过心梗的病人,为预防再次心梗的发生,可能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要做一次检查,将危险降到最低点。

 

为了预防血栓形成,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和调节生活方式外,很关键的是进行抗栓治疗,比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而对于已经发生过心梗的病人,则应在此基础上加用波立维和克赛,进行强化抗栓治疗,可以达到有效防止心梗再发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