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早搏

标签:
早搏心脏病抗心律失常药器质性病理性杂谈 |
分类: 心脏疾病 |
【摘要】
早期的心脏检测主要以心电图为主,而常规的心电图检测仅1分钟左右,很难在瞬间捕捉到心律异常,因而正常人群中早搏的检出率很低,仅0.6%~0.8%。也正是因为比例很低,早搏就被人们误认为“不正常”,是心脏有病。直到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仪问世后,这一情况才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
临床观察发现,正常年轻人中39%~50%有早搏,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76%~80%有早搏,可见早搏的发生率与年龄相关,老年人更多见。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人在一生中都发生过早搏,只不过许多人没有感觉到而已。
生理性早搏多发生在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更年期,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时。某些药物也可诱发早搏,包括抗心律失常药,即治疗早搏的药物本身也会引起早搏。成年人的早搏大多与忧虑有关。
病理性早搏多发生在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二尖瓣病、甲亢性心脏病等。当然,早搏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发生率更高些。
前一篇:“救心丸” 救不了“急性心梗”
后一篇:心电图检查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