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间,天堂地狱

标签:
《爱人》专栏德国法兰克福亦舒 |
分类: 媒体稿件 |
这是几个月前给《爱人》的专栏文章。最近妈妈旧患发作,而我只能在太平洋的这边为她祈祷打气。很想说说她的故事,在大时代一位平凡女性对于爱,信念和感恩的故事。妈妈,我知道你会翻译这篇文章看,Ich liebe dich!
亲爱的苏菲,
你在我博客的留言我看到了,谢谢你对我的信任。你说妈妈脾气一向不太好,一直把自己事业和生活上的不如意归结于对家庭的牺牲,一直对你父亲冷嘲热讽,对你若即若离。这阵子因为工作上的不顺更是动不动就回家借机哭闹,从此家无宁日。但你很想安慰她,帮她重新站起来。
苏菲,虽然我不清楚你妈妈是怎样为了照顾家庭而牺牲自己的事业,让自己的生活那么不顺心,不过老实讲,她的不幸大部分只是自己造成的。就像亦舒所说:谁家没有生病的老人,成叠的账单,阴险的亲戚,难管教的孩子,加一箩筐的不如意。但如果每个人都只埋怨老天迁怒别人,就不会有人发明“苦尽甘来”的成语,我也没有机会告诉你这个关于另一位妈妈的故事。
一位德国女子,出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父亲被拉去当兵,母亲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几经生死考验,侥幸躲过伤亡惨重的德累斯顿大轰炸,从战火纷飞的德国东部逃到法兰克福。战争结束,一家人大难不死,而父亲依旧音讯全无。像许多经历过战争的年轻孩子一样,女子十几岁便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去过巴黎当女佣,住在狭小阴暗的阁楼,一边洗盘子一边苦读法语。回国几经努力当上了小学老师。这不是《乱世佳人》里惊险刺激的战争场面,更不是我写的小说剧本,而是真真实实的平凡人的故事。而故事的女主角,那位坚强的德国女子,正是我最最敬爱的德国妈妈Doris。
故事还没有结束。战后Doris继续勤勤恳恳当一名快乐的小学教员,生活逐渐好转起来,失踪多年的父亲也从法国的战俘营中释放回家。而她在36岁那年嫁给一位大学研究员,历经流产和高龄产妇的种种磨难,39岁的她诞下一位像天使般漂亮的儿子。没有保姆帮忙,为了照顾儿子和丈夫,她换成了半日工作制,尽管失去许多晋升和发展的机会,但她依旧在学校和家里快乐地忙碌着。有一年,无意中发现自己沉默寡言、不善表达感情的丈夫一直和不同的女人保持婚外关系。生性浪漫而淳朴的Doris很痛苦,但为了孩子一直和丈夫维持着貌合神离的婚姻关系。
故事说到这,如果你妈妈也看到这篇文章,会不会心里暗叹一句:可怜的女人,她好像比我更倒霉呀。是的,命运对这位善良的德国女子总是不太公平,好不容易中年过上点安稳日子,又遭受伴侣一次次的背叛。很多人也许就这样一蹶不振,都像苏菲你妈妈一样理由充分。但Doris没有,擦掉眼泪以后母兼父职用心培育儿子,其余时间就去参加教会的义工组织,为比自己还不幸的人演奏音乐,给他们送去神的福音。她一直坚持了三十年,现在七十多岁高龄还风雨不改。儿子18岁出外求学后,她便主动和丈夫分手,一个人独居直到现在。
我在德国生活的时候,在最孤独挫败的时光她对我伸出援手,开车带我沿着迷人的莱茵河一路观光,给我做各种法国德国的美食,不厌其烦地教我学德语。她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时刻感染着我,遇到困难挫折不能只顾埋头悲伤,要多看事情好的一面。就像她婚姻失败,一个人退休后独居,换了别人不知道要嗟叹感伤多少回。她却笑着说:以前生活是为了工作,退休后工作就是生活,不用照顾老伴,朋友多,活动不断,好日子才刚开始呢!
是的,她生活得很充实,每周定期约朋友打桥牌,到教会安排的活动上演出,去老人大学上课,到剧院看古典乐演出,每年好几次与老友出游……她是有福的,晚年身体健壮,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快乐得不得了。她教会我,同一件事情,只看坏的那一面,躲在自己营造的悲伤小世界里,你的生命就是悲剧;而凡事往好的方面想,乐观做人做事,上天一定会给你最好的礼物。天堂抑或地狱,往往就在一念之间。直到今天,每当碰到不顺心的事,我都会想起Doris妈妈时常带笑的脸,想起她的豁达和积极,心里就充满了正能量,又自信满满地往前走了。
苏菲,我说了一个女人几乎一生的故事。一个人该有怎样厚泽的福气,才能走出时代和人生的局限逆境,找到自己的一片乐土,这些Doris都给我做了最好的示范。阻碍你快乐的借口永远不会少,开心还是悲伤,三分是天意,其余的七分其实是自己一个人话事,从来与人无尤。所以要治好你妈妈的悲情病,首先你不要让自己变成第二个她。相反,让内心充满正能量,学会看到事物美好一面,这是人生在世难得的一种智慧。你妈妈其实也并非活在地狱里受罪,尽管事业不如意,但至少还有丈夫和女儿在身边不离不弃。跳脱了个人思维的局限,世界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丑陋。就算一无所有,至少这一刻,我们还有亲人的爱。
祝全家幸福。
小艾
http://s6/middle/61260483h9187d029ce25&690
2007年,我和Doris妈妈在她的露台上晒太阳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