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媒体稿件 |
一直以为自己是时尚达人。来了欧洲后,才发现我原来缺了重要的一课。
而在欧洲,我是真真正正见识到什么是dress up精神。
记得初来时,在我居住的城市斯图加特观看一场芭蕾舞表演。算是有先见之明,我换上正式裤装,总算没有冒犯这项高雅艺术的意思。而在场的大部分德国人,尤其是年事已高的女人,每人一套正式的晚礼服,佩戴名贵珠宝,优雅而隆重,险些让我羞愧当场。
女人最隆重其事的表达方式,非一件头的晚礼服裙莫属,长短可视场合而变化。通常第一课,总是教你要先拥有一条经典百搭的小黑裙,每次只要换不同的高跟鞋和丝巾,就包你万试万灵,大方得体。当你再成熟一点,就要有足够知识,像《Sex and the City》里的4位曼哈顿女子一般拥有百般武艺,懂得不同场合配搭不同礼服,就不会犯一些可笑的低级错误,例如在Cocktail酒会上踩着坠地长裙,又或者以豹纹短裙出现在别人婚宴上。
说起婚宴,在国内的时候还真没见识过一个正式的婚礼,除了一对新人穿戴隆重之外,每位到场的宾客也花心思好好dress up一番。中国人认为婚宴上仪式和意头比衣着更为重要。而西方人则刚好相反,每位来宾都必须精心打扮,庄重得体。而女人无论8岁还是80岁,优雅的礼服裙和首饰缺一不可。所以,当时得知要在德国参加的一场西式婚礼,让我有点手足无措。
我当然打算入乡随俗,总不能随便一条连衣裙便敷衍赴会(虽然在国内这已经是很给面子的做法)。于是冲进一间正在打折的名牌店,老天保佑,只用一半价钱便买下一条忌廉白束腰连衣裙,大裙摆、低领口,搭配黑色粗身腰带和高跟鞋,刚好呼应这几年风头正盛的Vintage复古风。虽然价格不菲,但一想到来日方长,像这类婚礼、歌剧和派对场合,年中总有数回晒“饮衫”的机会,绝对值回票价。
在这场德国婚礼上,我和我语言班上的同学Lisa,当然还有新娘子Anna Ma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