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F1之路

(2010-04-19 22:38:40)
标签:

中国车手

f1大奖赛

f1车队

赛车

上海f1

程丛夫

董荷斌

马青骅

张岩

赛车手

分类: 爱上赛车

    我一直认为,如果不是因为丁俊晖,斯诺克不会在中国这么火,同样,如果F1赛道上出现一位真正的中国车手,那F1在国内的命运不止于此。

  很多人业内人士或者喜欢赛车的朋友都认为,中国车手进入F1是迟早的事,因为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各利益方都希望F1运动中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

    但是参加F1比赛不是个人的事情,这需要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包括自身技术的不断完善,车队、赞助商的支持等等。此外车手也需要相当长时间的适应。

  作为几个有希望的车手,程丛夫、董荷斌、马青骅都是中国人圆F1车手梦的希望所在。但是他们到现在为止丛未得到过任何来自中国企业的赞助。而赛车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仅靠自己或者赛队那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许多中国车迷正在焦急地等待,他们到底何时才能进入F1?在赛车运动中,除了顶级的F1之外,包括仅次于F1的GP2和F3在内,没有车手能从车队拿到工资,而全部是向车队交钱。获取赞助对于一个车手来说是与驾驶能力同样重要的条件,甚至像一些F1车手,比如日本的佐藤琢磨、印度的卡斯基延都是因为本国企业的赞助支持才得以进入F1车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否有赞助和赞助费的多少都将左右一名车手的职业生涯。对于中国来说,何时能有F1车手也不仅仅取决于中国车手本身的驾驶水平。

  另一个方面,就是赛道赢利。由于F1车队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FOM的利润分红,如果降低举办费用导致FOM利润减少,车队得到的分红也会相应减少,可能导致更多车队退出F1大奖赛。

  F1作为世界上于世界杯足球赛和奥运会并驾齐驱的三大体育赛事之一,每年在全球吸引了将近60亿人的眼球,我们的国家在汽车工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上能够作为主办方参与其中,可以说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然而,上海赛场能否办好它、我们的观众能否表现出成熟的赛车观众素质,就是一件值得我们认真把握的事情了。

    希望中国赛车手的F1之路早点向我们走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英国赛队
后一篇:北京国际车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