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十一)——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2011-05-07 18:01:09)
标签: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弟子规

教育

分类: 哲理故事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原意】如果父母不接受子女的规劝,要反复的再劝,甚至哭泣恳求。如果因此而遭到父母的鞭打,也不要怨恨父母。
  【故事】

芦衣顺母
http://www.5dgz.com/UpLoad/2011-1/2011119958565006.jpg
“二十四孝”之芦衣顺母

  闵子骞年幼丧母,父亲再婚。不久,后娘为闵家生了两个儿子。从此,后娘就开始虐待小子骞。在一个北风呼啸的冬日,父亲叫小子骞帮他去拉车。可是一出门,小子骞就冻得发抖,无法帮助父亲拉车。父亲问小子骞是不是病了,他低着头不敢说话。父亲感到奇怪,就去拉扯小子骞。哪里知道小子骞的棉衣一扯就破,露出里面的芦花。
  原来,后母将前些天新买来的棉絮全部放在自己亲生儿子穿的棉衣里,而小子骞的棉衣里放的却是不保暖的芦花。难怪他冻得瑟瑟发抖。
  父亲怒气冲冲地回到家,对后妻吼道:“你现在就收拾行李,滚回娘家,我要休了你!”后母心知不妙,只好跪在地下求饶。这时,小子骞也连忙跪下,替后娘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的意思是:后娘在家,最多只是孩儿我一人受罪;如果您将后娘赶出家门,两个小弟弟也要孤单无依了!
  听到这句话,父亲非常感动。他忙将小子骞扶起,并对后妻说:“今天,当着子骞的话,我先让你留下来。但是,你该学学如何做人!”事已至此,后娘终于低头认错。
  后来,父亲四处托人,想将小子骞送到孔子门下求学。孔夫子听说闵子骞的事迹,毫不犹豫地接收了这个学生。闵子骞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逐渐成长为孔门高徒,并以“德行”名垂青史。

  【今解】人生在世,难免遇到对自己不好的人,应该怎么对待这些人呢?记仇?报复?这些都是胸怀狭窄的表现。我们要学习闵子骞以德报怨的高尚品格。如果我们也能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能像闵子骞那样感动“后妈”,赢得别人的尊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