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不敢说对金融危机有什么独到的认识,因为一切都像是局外人在观战,又有点像蹲在地面的小孩看蚂蚁搬家。个人的生活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甚至觉得生活得更有意思了,因为世界又给了我一次看热闹的机会。现在已经是成年人了,热闹看得多了,有时候就会看到热闹的帷幕遮盖着的发作脉络。
我在想,所谓的危机,估计是给自私自利者和妄自尊大者提出的及时警告,是对不劳而获者和少劳多获者做出的风险模板,是对粗制造者和假冒伪劣者开出的苦口良方。对于那些诚心处世的人来说,这样的动荡根本算不上什么。对于那些有心从事公益的人来说,这样的动荡甚至是他们拓展业务的“商机”。
因此,我比以前更加卖命地宣传环保,因为我相信,一个社会的文明标志,就在于社会的高尚能力,而衡量人类的高尚能力,过去只看人如何对待人,今后,可能要看人如何对待自然环境。
当然同时也感觉到了压力,或者说,感觉到了社会的反复无常,感觉到人的脆弱性和欺骗能力。一年多以前,估计大家还都要维护会场秩序式地谈一谈环保,谈一谈公民社会,谈一谈企业社会责任;一年之后,许多人都不管不顾了,他们很快就会变了脸色,他们很急匆匆地就想转换话题。负责环境保护的部门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负责发展经济的部门由重新开始剑拔弩张。
不过我对这样的现象毫不担忧。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度化困难的能力,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迎难而上并且施展浑身解数去解决困难的能力。7月3号我们自然大学项目组织了首次联席会议,参与自然大学项目的所有机构都来了,包括北京地球村、自然之友、绿家园志愿者、大自然家园协会、野性中国、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等。由于这些机构的积极支持,自然大学项目目前体系已经比较完整,我们就是要做“中国民间环保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要在建设激发公众参与环保活动的平台,我们要把公众激发为公民环保专家和公民环保记者,我们要通过向大自然学习进而成为大自然坚定的同伴和卫士,我们要给这个社会的环保困难提供一条有情有义的解决之道。
中国过去有许多粗制滥造的群体,大家都过着因陋就简的生活,有许多人物质极为充裕,但物质的品味却极为恶劣,物质的消费之道极为粗野。这也是中国环境灾难频发的一个原因。因此,中国要想摆脱环境危机,有一个出路是精美制造、精细生活、精致思想、精心布置。而不要像过去那样,急匆匆来去,天天像在逃难——明明你是定居者,却在中华大地上自己的家乡里“暂住”;明明你已经小康大富,但走起路说起话做起事,仍旧成天疑神疑鬼,怕这怕那,心难安,气常躁。
自然大学作为一个公众环保项目,我们想做的就是向大自然学习,以自然的方式主动学习,并且在大自然中学习。自然界教给我们的真理非常简单,就是平等互利,就是互相支持,就是以美好情感去消费人生,就是千方百计让人生呈现为健康态和美妙态,而不是病态、淤积态和邪恶态,就是有滋有味地这个世界上气定神闲地生活。
我是写了许多本环保报告文学,估计最近一段时间会以每年一本的速度出版。这样做是因为我发现有能力和意愿写中国环保问题的人不多,我的能力可能不足,但意愿强烈,愿意让自己的笔,与自己的行动高度一致起来。6月份刚刚出版的《边做环保边撒谎》其实是想提醒大家,中国的环境危机真相,并且希望更多的公众能够在了解环境正确知识之后,成为环境保卫者。
环境保护不需要一个人全副身心地去做,只需要花费你百分之一的精力其实就可以了。从几年前开始,我只做两件事,一是推动自然大学项目的进展,这样让每个人都可以无障碍地成为环境保卫者;二是持续写作中国的环境真相报告和评论,这样把更多的我所看到的真相告诉给公众。因此,在我看来,任何一个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都非常容易,那就是走进自然,看到真相,然后,面对真问题,试着给出真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