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一年级不爱学习的孩子,可以坦然放手吗?

(2015-11-04 14:49:02)
标签:

育儿

分类: 宝宝成长日记

  第一个问题,学习真的是重要的事儿吗?

很多时候我们焦虑,是我们固定在自己的思维里面。面对一年级孩子的贪玩,不专心,不爱学习,我们内心认定的思维模式是:这样是不对的,学习是很重要的,现在都不好好学,以后没有好习惯,更学不好了。当我们认为学习是很重要的事情,而孩子在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上疏忽的时候,我们才容易发怒。

我们看着一年级孩子的学习问题容易焦虑,归根到底可能也就几个原因:

第一个,孩子以前没有学过,现在跟不上,我们必须追上来。不然越学越多,越来也不会了。

第二个,现在孩子学习不认真,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态度决定一切,现在不认真,如果成了习惯,以后更不认真,更不学习了。

第三个,现在一年级,知识这么简单都学不会,不赶紧学,以后知识难了,基础差,不是越来越跟不上吗?

第四个,学不好没关系,慢慢学。但是注意力不集中,马马虎虎等等习惯要不得,如果不纠正,以后大了不是更难改了吗?

……

看,归根结底,我们还是担心孩子的成绩不好呀。那么,孩子成绩不好会有什么后果?不能上好大的高中,然后不能上好的大学,不能有好的工作。没有好的工作,就算你不养父母,你怎么养着自己呀?我们依然出于爱,对孩子有无尽的担心。

反过来看,学习真的这么重要吗?当然重要。可是,这建立在好几个基础之上。首先,孩子是健康的,有学习的能力。我们在孩子出生之前,都想着健健康康就好。当孩子健康长大以后,我们就很容易忘记当初的想法,有了更多奢求。

假如我们的孩子特别淘气,坐也坐不住,我们就想着,算了,成绩好不好不要紧,能坐下听课不打扰别人,别整体请家长就好了。当孩子能坐下的时候,我们又想,回家学不学的,上课认真听就好了。当认真听了,我们又想着,回家得认真完成作业呀。其实,每一步都是对的,我们有要求也没错,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走得太快了,回头看孩子蹲在原地,便忍不住焦虑了。

其次,这个孩子是我们自己的孩子,不是别人家的。否则别人家孩子好坏关我什么事儿?因为是我们的,孩子未来不好,我们一方面要为孩子负责,一方面,我们也担心孩子真的成绩不好,不能自力生活,我们怎么解决自己的麻烦!可是说到底,这是孩子的自理能力问题,独立生活能力问题,和学习成绩有关系,但是没有必然关系。社会上有一些学历高的人,他们的适应能力并不是很好。高学历确实给步入社会一个高的起点,但是,如果一个习惯了被推着走的人,没有很好的责任感的人,走入社会,他也不能为自己和家人负责。相反,有些人因为一些原因,学历并不高,但是他们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知道自己要为家人做什么,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生活着。这些生活的独立性,自我的责任感,并不是通过学习本身得来的,而是相反的。一个孩子从小有比较好的责任感以后,才能够更快的自主学习。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什么都为孩子做主了,孩子便没有了生活的自主性。同理,学习上,我们不听从孩子的意愿,强迫的让孩子接受父母的学习安排,孩子也很难体会到责任感。我们为什么不敢放手给孩子安排?我们会担心他弄不好,成绩差。因此,又回到了一开始说的发怒的点上了。

我们所以的想法都是好的。所有的担心也都是对的。但是,我们唯独容易忘记孩子当下是一年级,刚刚入学这个事实。我们大学毕业,进入一个新的单位,还学要几个月适应期。我们要学会角色的转变,学会新的任务的改变,学会观察同事,领导,尝试着融入。一个六岁的孩子,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开启全新的生活模式,一时贪玩,转变不过来,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是多么正常的事情呢?

我曾经开玩笑说过,我们的一年级当学前班上,二年级才当一年级学。既然我们能对孩子说:“这么简单的知识你为什么学不会?”我们内心如果真的承认知识很简单,为什么不能承认,一年不学,这么简单的知识,二年级也补得回来?我们家长到底是怕什么呢?

我个人的观点,一年级的成绩是最不重要的。最重要的第一点孩子爱上学!

很多人担心孩子成绩不好,就不爱上学了。其实不一定。因为有些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学,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学习上,就在好玩的事儿上。对这样的孩子来说,学校是好玩的就足够了。康康一年级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学习到底好不好,也不在乎各种评比。他的兴趣就是在学校各种新鲜的设备上面。什么是幼儿园没有的?他就稀罕什么。例如,每天兴奋地讲述他们课间可以出教室打水;上厕所可以想去就去,不去也不催啦;科学实验室的桌子有水管哦;楼道里有玩具哦……第一学期前三个月,每天都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去上学,和头天晚上读课文哭天抢地的孩子判若两人。一起玩的孩子都说小学不如幼儿园好,而康康每次都说我觉得上小学好玩呀,幼儿园多不自由呀,上厕所还要排队呢。小学有好几个课间都可以自己想做什么做什么,多好呀。第一学期,他什么都不会,对他一点儿也没有影响。

第二重要的是孩子和同学,老师的沟通交往能力。因为孩子对于环境的新鲜感,很快就消退了。此时,好朋友和对老师的信任喜爱,就成了孩子喜欢上学的一个理由。康康第一学期很淘气,也是老师眼中的头疼孩子之一了。第二学期,已经好转一些了,基本不打扰别人,只是自己发呆,自己玩。因为孩子不打扰别人,老师便也不会过得苛责。再加上我们和老师的沟通,老师对孩子的理解和了解也在加深。孩子有了稳定的朋友,开始喜欢多带一些文具分给好朋友,每天带很多课外书和大家分享。其实康康并不认字,他带去的书往往自己不读,据他说,每天就像卖书的一样,课间把书摊在桌子上,欢迎别的孩子来选书。所以,康康成绩一直不太好,但是他有稳定的朋友,加上几个月时间我们帮助他提高预习能力,提高听讲的能力,他依然喜欢上学。

第三重要的是孩子的高效。我觉得如果一年级要建立好习惯的话,高效的习惯和阅读习惯是重要的。其余的习惯,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晚一点培养。

首先是高效习惯。我们让孩子养成那么多好习惯的目的是什么呢?无非是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一下子就让这些既不会写字,也不会计算的小豆丁明白专心致志是不太可能的。但是高效的习惯是一种做事的习惯而已。例如,孩子在情绪好的时候做事情会比较快,那么我们家长可以在孩子情绪好的时候开始学习,让孩子体会到他什么时候快。一开始,孩子不会主动控制情绪,我们就可以选择他平静时候学习,烦躁了停下来。   

此外,还可以通过专时专用的方法。因为刚学习,各种突发事情很多,不太容易控制整体时间,拖来拖去,影响了睡眠时间。那么就可以大概的区分一下时间段。例如每天5分钟用来读英语。5分钟用来朗读。10分钟用来计算,40分钟用来复习语文。那么,每天就先按照这个时间做,超出时间了,剩下没做完的记录下来,第二天做,或者其他做完了有时间再做。因为孩子的学习能力在提高的。第一个月,也许5分钟只能读一句话。第二个月可能读2句话了。第三个月,可能5分钟读一篇课文了。这样,虽然我们每天的学习时间没有增加,孩子的能力会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同时,因为我们每天时间不变,孩子固定时间做的越来越大,他可以直观的体会到自己效率提高了。我们也可以在平时有意识的给孩子强化这个意识。例如,康康开始预习课文需要四十分钟。我每次给他计时。记录,慢慢的,到了期末,他预习一篇课文需要20分钟了。我便对他说:“你看,你读的越来越好了。”康康说:“我不觉得呀,还是很烦呀。”我给他翻开记录看,他也觉得自己进步了。其实孩子一直在进步,我们帮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也是需要技巧的。

还有,了解孩子的学习能力,合理规划作业。因为孩子刚学习,写字能力弱,可能写10分钟,手指就很疼了,这十分钟只写了十个字。假如晚上有2个作业,一个是背课文,一份作业有30个字,我们要求他坚持把后面写完,孩子可能很累了,拖拖拉拉要一个小时才能都写完了。等于浪费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写完了,再去背课文,又花费很多时间。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孩子每次写字时间控制在十分钟。30个字分成三份。写10分钟,停下来,做一点其他不需要写的作业。例如写10分钟,听几遍课文的录音。既休息了眼睛手指,也复习了课文。过一会再写十分钟。这样同样一个小时,有半个小时写完生字,还有半个小时听了好多次课文了。

第四是阅读习惯。我们有时候把阅读看的过于重要,方式又看的过于狭窄了。阅读确实重要。但是,上学以后,我们可能发现没有时间大块的阅读了。其实,对于一年级来说,阅读的分化也挺严重的。有的孩子认识很多很多字了,有的孩子不认字还在读图画书呢。我觉得我们也不用过多焦虑。在家里,我们没有大块的时间可以给孩子讲故事,那么,可以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给孩子听音频故事。每天晚上,抽出少量的一点时间用来练习朗读。利用学校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差别,激发孩子的自主阅读兴趣。

前面我说康康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带课外书给别人看。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机会。他每天找书,我都支持他。也和他聊天,问问今天看了什么。一开始他只看图画书,也不看别人的书,只是热衷给别人带书。最多时候,他的书包有12斤重,里面只有四本课本。慢慢的,他开始和别人交换看。后来,开始羡慕别的孩子认识很多字,会读很多书。借着这个机会我鼓励他:“别的孩子以前就喜欢认字看书,所以现在会,没关系呀,你现在想认字就是好的开始,反正中国常用字就2000多个,你慢慢学,早晚有一天都认识了,自己也能看很厚的书呀。”如果他回来说看了一本什么书,让我买,我立刻就买回来。我并不关心他到底会不会看字了,也不关心他到底读不读。我觉得,保护着他这个自主阅读兴趣就是最重要的。慢慢的,到2年级,他开始带一些很多字的书去学校和同学一起读了。开始仔细的研究同一本书。他喜欢天文,他就喜欢研究插图,而他的同桌也喜欢这本书,认识很多字。他说他们合作一起看。

我觉得,这正是学校学习的魅力所在。孩子有了对学校的喜爱,同学的友善,对阅读学习的向往,之后的学习才是水到渠成的。

最后,说一说,如果一年级我们真的放手,孩子到底会不会变成我们担心的样子?

我觉得如果我们做到了真的了解孩子的性格和能力,给孩子充分的选择权和尊重。对孩子暂时的坏成绩包容和接纳,加上正确的引导和耐心的等候,孩子不会变成我们担心的样子,反而会给我们惊喜。

经过一年的等待,康康确实还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成绩也还是不好。但是有很多好的变化。例如,我和孩子基本不会因为学习而发生冲突了。孩子的课堂听讲质量提高了很多。尤其是数学,已经可以自己主动回答问题了。语文相对弱一些,但是也接受了预习的习惯,不再讨厌复习语文了。自主阅读能力还没有,但是自主阅读兴趣很浓厚。英语的进步很大,从讨厌听英语到喜欢学英语了。

一年级是孩子刚刚起步的时候,我们和孩子都像穿越迷雾森林一样。有很多茫然,因为我们看不到方向。但是,我们不知道往哪走,至少可以低头和孩子一起鼓励,低头看清脚下的路。一年的学习,有八个月呢,放松一些走过会,回头看,会发现无论如何,孩子有很多很多进步的。但是假如我们把精力放在和孩子发脾气上,强迫孩子听从自己上,可能孩子被我们训怕了,训疲惫了,他的心思在怎么躲避我们上面,也没有精力去看向远方了,那样,反而会发生我们最担心的事情,孩子真的不爱学习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