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宝宝成长日记 |
之前我写了帮助康康认字而编了字谜,但是实验一段时间发现效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因为字谜还是基于文字之上的,对于康康这种对文字本身就不敏感的孩子来说,这个方法有效果,但是效果有限。
有一次教他“果”字,我随手画了一个小树,上面画了个太阳。一边画一边说:“小树经过夏天晒了很多太阳,就结果子了。”康康立刻拿起笔一起画,而且还模仿着写字。这让我既惊喜又担心。惊喜的是看到康康这样喜欢“画汉字”,这个方法可能适合他。担心的是,孩子目前对于汉字的学习就是一张白纸,如果我说的意思是错的,他先入为主记忆错误信息,日后会不会对他学习汉字有不好的影响?我请教了语言文字专业的朋友,朋友也认为不能为了让孩子认字就随意给孩子解析汉字,字义不同于字形,应该让孩子一开始接触到的字义就是准确的。并给我介绍了《说文解字》和《画说汉字》两本书。
http://s6/mw690/001MhJaVzy6OrRz9SXb35&690
我以《画说汉字》为基础。因为《画说汉字》有汉字起源的图解,配有甲骨文到楷书的文字变迁。这本书有1000多个常用字。但是对于一年级课本的字,有个别字是没有的。没有的字我参考《说文解字》。我用的是在线的《说文解字》,没有看书。在线的解析比较简单,但是配有翻译,我基本可以看懂,查找也很方便。
这样教认字,首先我要做好准备工作。我用a4纸裁成八张小卡片。正面写上汉字,背面根据《画说汉字》的内容画上图,下面标注字义。如果是复杂的形声字,可以把每一个单字也这样标注好,然后几张叠在一起订起来。比如“照”,对康康来说他认识“日,刀,口”但不认识“召”。所以我先写一个“召”和“昭”,再写“照”,把三张钉在一起。写好的卡片按照康康课本的顺序,一课书用小夹子夹起来。这个卡片的解析基本是给我自己看的,是我教康康认识时候的参考。
正面是文字
http://s12/bmiddle/001MhJaVzy6OrRzvvC30b&690
反面图形和字义
http://s2/bmiddle/001MhJaVzy6OrRzBLm941&690
需要分解的形声字
http://s12/bmiddle/001MhJaVzy6OrRArVkT7b&690
http://s2/bmiddle/001MhJaVzy6OrRzUeM971&690
教的时候,首先把学过的汉字问一遍,会的打钩。不会的再教。教的时候一边画,一边讲字义。如果孩子有兴趣就一起画。这样教完了一遍,再筛查。不会的再分析字形,通过字谜辅助记忆,或者其他孩子感兴趣有联系的方式记忆。比如“我”,康康每天写几个,一周之后还是看到不会读。有一次他跳起来,平伸着胳膊踢着腿说:“像不像我?”我说:“对,很像。”然后我拿笔画下来他的动作:“歪着小脑袋是个撇,伸着胳膊是横,左腿脚丫踢一下,袜子飞了,缠在了裤腿上。右边脚丫踢起来,袜子飞了缠在裤腿上,连拖鞋都飞到了肩膀上,差点打着脑袋!快看,真的写了一个我字。”康康一看更激动了,这下终于记住了我字。
在从字形启发的时候,我画的图。
http://s9/bmiddle/001MhJaVzy6OrSEMgB238&690
康康自己画的图和写的字
http://s10/bmiddle/001MhJaVzy6OrSEXkvLa9&690
学习泥字时候画的图,康康画了一个踩到了泥水里的脚丫
http://s6/bmiddle/001MhJaVzy6OrSEM5yB75&690
这个方法最大的好处是激发了康康对汉字的兴趣,不再讨厌认字。枯燥的识字过程变成了有趣的游戏过程。但是,这个方法非常耗时间,虽然第一时间记得快,但是忘得也很快。所以最后一步就是当天晚上学过的汉字卡片,都贴到墙上去。康康睡觉前,早上起来,再看一遍。第二天晚上再检查一遍,记住的汉字揭下来,不认识的汉字继续贴着。当天晚上学习新的汉字,继续贴上去。
这个方法我个人觉得更适合没有入学的孩子。如果孩子对认字有兴趣,用来帮助孩子认字。也可以直接给孩子读《画说汉字》这本书。因为小学后,孩子语文学习有了明确的认字目标,还有其他作业要兼顾,这个方法耗时长,识字量小。如果孩子没有明显的认字困难,我觉得还是没有必要刻意用这个方法。还是通过阅读中认字更好,对于不好认的字引导一下就好了。也可以在孩子课余时间给孩子读《画说汉字》,了解汉字起源。对于识字困难的孩子,阅读中识字行不通的孩子,这个方法也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过程,因为认得快,忘得更快,依然需要家长和孩子不懈的坚持,查漏补缺,反复复习。最终认字依然要回归到阅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