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2年前,有人问我:“孩子用不用教认字?”我一定会胸有成竹的回答:“当然不用,只要每天坚持给孩子读书,孩子一定会认识字的。尤其是孩子进入了识字敏感期,他会主动认字的。”虽然那时候康康也不认字,但是我看过的育儿书,浏览过的网页,追览过的育儿名博都是这么说的!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当你无比相信什么的时候,它就让你看看盲目自信是不可取的,你是错误的!先说说认字敏感期。我坚信着孩子的认字敏感期一定会到来的。于是2岁,3岁,4岁,5岁,等到了康康入学,我也没见到这家伙出现什么认字敏感期!不但没有主动认字,即使我给他读书时候指着字,他都很反感,觉得我的手指头挡住了画面。再说说自主阅读。康康虽然很喜欢看书,也会自己看书,但是他完全只看插图,从没有看过一个字。在我盲目的乐观和不作为的“纵容”中,康康就这样开始了他的小学生活,入学之初,他认识的字还不足50个。
也许有人说,你太谦虚了,一定是他认识很多字,你都不知道。
我多希望这一点是事实呢。可是,在我多方位全面测试中,康康的认字量始终没有超过30个。我试过给他看认字卡,让他试着读一篇看过的故事书,试过让他在街上认一认招牌。最终,他也只认识车,王,马,天,飞机,火车等简单的30几个字。算上我不知道的,也超不过50个吧。
也许有人说,你有字卡,为什么不教孩子认字呢?
虽然我不支持刻意提前教孩子认字,但是我也不反对在孩子自己有学习兴趣的时候教孩子认字。所以康康很小的时候我也准备了字卡。甚至学习了网上很多方法想要帮助孩子启蒙,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孩子1岁左右,我也曾经在墙上贴过常见字,爸爸,妈妈等等,每天抱着孩子经过指一指。也曾经把物品贴上字给他认。甚至学习有的妈妈经验,身上随时带着卡片,出门见了什么给孩子认什么。但是,贴在墙上的每次都被扣下去了,出门认字更不现实。很快我就发现这样非常打断孩子的思维。孩子本身就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孩子,这样做有弊无利。于是我果断停止。再说其他什么游戏认字等等,他也是完全不兴趣。我只能接受他对文字完全无兴趣的事实。
也许有人说,你等他主动问你时候教他!
我想说,康康也有过主动问我的时候。比如,有一段时间他特别喜欢井盖上的字。每天上学放学路上见到井盖就蹲下来问:“这个字念什么?”每次,我欣喜若狂的耐心回答。我以为,这是他通往认字大门之路要打开的曙光,康康认字敏感期就要降临了。可是,我一天至少四次回答“水”“电”“污”“电信”这几个字一个学期之后,康康只认识了水字,仅仅在井盖上认识,书本上指出来,不认识。
也许有人说,现在识字软件,游戏这么多,给他看!
我承认,对于孩子看视频这一点我是不赞同的。我觉得孩子小,眼睛是需要保护的,我不愿意让孩子因为过早学习知识而看视频。但是,幼儿园看过学习光盘,幼儿园电脑区老师给孩子们下载了《悟空识字》等学习软件和小游戏。有一段时间,康康喜欢看《悟空识字》,还让我下载了。可是,通过认字认识了,放在课本里,换个字体就不认识。
也许有人说,读书的时候要求他必须自己读认识的字。
这一招,我也用过。有一短时间,我变着花样哄他给我读书。承诺过读5次给妈妈听,送一个玩具。比赛过找字宝宝的游戏。我装作忘记了那个字怎么读,哄他来教我等等。每个方法没超过3次,就被他识破了,发现我是为了让他认字,他甚至根本不听我讲故事了。
于是,最终,我只剩下相信康康是认字敏感期没有来到,只要我坚持给他读书,早晚有一天他会主动认字的。于是一读就是六年。六年来,除了我出差过几次,其余几乎每晚长短不等的给他读书,短了10多分钟,长了1-2个小时,几百本书总要有了,但是康康始终没有对认字发生兴趣。康康也就这样大字不识的开始了小学生活。
也许有人说,康康不认字,还是我内心并不想教他认字。其实,身边接触的孩子很多,比我更不用心的家长也有,人家的孩子认字量远比康康大很多。假如康康自己有认字的想法或者行为,我总归不会拦着禁止他学。康康可以流利的背3、40首唐诗,但是一首都不会朗读。因为他不认字。我并不后悔之前没有刻意教他认字。我只是想说,六年的时间证明,有一类孩子就是这样,也许是他的认字敏感期出现的很晚,也许是他真的对文字记忆能力弱,也许是怎的对认字不感兴趣,不管什么原因,如果没有刻意教他认字,他在入学前就是认字量极少。虽然,认字早晚对孩子未来的学习情况也不会起到决定作用,但是和认字量很大的孩子比起来,我们的孩子起步还是要慢很多,艰难很多,我们和孩子都要更有耐心,平和的面对这个事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