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2011-11-12 星期六晴
今天早上随意打开电视,看到《快乐大本营》采访一个14岁的小男孩。孩子特别喜欢打架子鼓,可是因为家里买不起,他用饼干桶的铁盖子、塑料桶、炒菜锅等自己改造了一个简陋的架子鼓。而且这是他的第五代鼓。当他略带羞涩又自信的走上舞台,敲起自己的“架子鼓”的时候,我觉得有点心酸,又很为这个孩子自豪。虽然因为家里没有好的条件让自己学鼓,可是他有着执着的梦想,和坚持的勇气,更难得的是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自己创造着实践自己的梦想。节目中的嘉宾是五月天,最后五月天送给孩子一副鼓槌和一套鼓,帮助孩子实现了梦想。
看这一段,我很感动,感动于孩子为了梦想的坚持。我也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醒悟。最近,身边的同事和孩子家长都在谈论该让孩子学点什么。学识字的,学跳舞的,学画画的。大家都忙碌起来了。让我也不那么淡定了,开始思考着要不要给康康报个兴趣班呢?报个什么兴趣班呢?
我在思考让孩子学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艺术熏陶还是培养特长?很多人说让孩子学点什么,目的不在于学会,而在于培养个爱好。可是话说回来,无论你学什么总要付出时间的,既然付出了时间,却没有好好学,那不是浪费时间吗?如果是培养成特长的话,无论是学习音乐美术还是体育项目,都是需要一定的天赋的。虽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光有兴趣没有天赋,可能学起来就要事倍功半了。所以最好的结果就是孩子有天赋,又有兴趣。
我们忙着让3、4岁的孩子学起来兴趣班,说到底有一种怕输的心理在作怪。怕孩子学的晚了,会比同龄人学得慢,学的差。其实,我最近为了孩子的兴趣班焦虑,说到底也是多少受了身边家长的影响,不自觉的有了这种心理。看到节目中的孩子,我忽然觉得豁然开朗。这个孩子没有条件,更没有正规学过,但是他喜欢打鼓,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努力,14岁,并不大的年纪,在简陋的条件下自学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最关键的是他有梦想。
也许,是我们家长太焦虑了。早早为了孩子安排他要做的路。这条路是我们心中觉得最合适孩子的,但不一定是孩子最想要的。我想每个孩子都会有个梦想。我们要做的是等待孩子的梦想发芽,然后为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鼓励他无论多么困难坚持走下去。而不应该是走在孩子前面,为孩子安排一个兴趣,也许这样我们反而让孩子迷失了自己,丢失了自己的梦想。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