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天之路:华山长空栈道(图)

(2010-05-29 23:03:03)
标签:

雨中游华山

长空栈道

思过崖

卧龙松

旅游

分类: 学习&生活

    华山长空栈道,视为通天之路,一点不假。

    尤其是雨中攀爬通过长空栈道,前往“天国”之“思过崖”思过,心灵洗礼,荡气回肠,风景这边独好。

http://s12/bmiddle/6121fa7fhd4d586224a3b&690
(上图:左边是雾气缭绕,右边是几乎超过90度的悬崖峭壁,头上是沥沥细雨,脚下是万丈深渊看不到底,关键是脚下的木板,缝隙中不停地冒出股股寒风冷气,实在令人惊恐!。。。以下省去汉字300个。。。)


    长空栈道在南天门外,是华山著名险道之首。栈道开凿在南峰腰间,上下皆是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成尺许路面,下由石柱固定。由于栈道险峻,故当地人有“小心小心九厘三分,要寻尸首,洛南商州”之说。

http://s4/bmiddle/6121fa7fh87bc335f24c3&690

 

http://s10/bmiddle/6121fa7fh87bc3b7025d9&690

http://s1/bmiddle/6121fa7fh87bc3c17f760&690
(看看栈道入口处的石刻字吧,悬崖勒马,免得一失足成千古恨,还来得及!)

    长空栈道是元代陇西贺志真来华山时所凿。初来时,住在山外的“全真观”里。因为那里接近红尘,不便于羽化成仙,又在南峰开凿“朝元洞”。后来,觉得这里也不好,又开“贺祖洞”。凿洞必先开道,所以这里的一切全是这位开山元勋和他的徒弟们干出来的。他在华山用于开道、凿山洞的时间就有40年,所以,后人把他尊为华山的第一位神来供奉,并有许多神话故事流传。

http://s13/bmiddle/6121fa7fh87bc4fff04ac&690

(上图:洞门口的告示牌)


    栈道路分三段,出南天门石坊至朝元洞西,路依危崖凿出,长20米,宽二尺许、是为上段。折而下,崖隙间横贯铁棍,形如凌空悬梯,游人须挽索逐级而下,称之“鸡下架”,是为中段。西折为下段,筑路者在峭壁上凿出石孔,楔进石桩,石桩之间架木椽三根,游人至此,而壁贴腹,脚道踏木椽横向移动前行。传说晨架木椽,晚上朽,故又称这段栈道为“椽”。

http://s1/bmiddle/6121fa7fh87bc60562de0&690

(上图:栈道上段,从里朝外反向拍摄)

http://s12/bmiddle/6121fa7fh87bc60fe1a2b&690

(上图:栈道中段,从上朝下正向拍摄,确实象是“鸡下架”)


http://s14/bmiddle/6121fa7fh87bc7916a91d&690
(上图:栈道下段,从里朝外、从西向东反向拍摄)
 
    长空栈道是华山险道中险中之险。古往今天,历险探胜者源源不绝,其中不乏文海名流,多有记述传世。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太华山记》中记述:“出南天门向西就是栈道,栈虽有铜柱铁索拦护,然阔不盈尺。行二十余丈方至尽头。下折为井,高约三丈,旁出复为栈……”《说铃》也记述说:“长空栈在半壁,广八寸,长十丈余,背空虚行。”

   

    今次,吾等数人,冒雨登山,更顶雨攀爬栈道,过百米,至尽头。思过再返,当属历险探胜者也,呵呵。体验微妙,感受至深,无以言表。一个词,忒森,很忒森。一网友留言到:博主这是你吗?俺的亲娘你好伟大!I 服了you!俺看了图片就腿软了!俺都四十岁了,头一次见识您的伟大!LWS教授居然连连惊叹:额的天啊,你得重新评估自己了!呵呵~

    还是博友林爱雨的留言更忒森:“世间奇美瑰怪常在于险远”...

 

    坦白说,一开始,我就计划在第一站北峰喝茶等朋友去爬华山这个莲花的另几个花瓣的,没想到自己居然带头跑了一圈...,看来我并没有老啊...还是蛮有潜力的啊...哈哈哈...

    真实感受:这个长空栈道,虽然惊险异常,但不怎么费力,不像前面去东峰经过的那个“云梯”,累了一身冷汗!

    下面图片,实际记载了雨中攀爬栈道的过程,与大家分享。

http://s15/bmiddle/6121fa7fh87bcc0b8fa8e&690

(上图:栈道上段里头,西头,从外朝里、从东向西正向拍摄,先看看前面的路在哪?)

http://s7/bmiddle/6121fa7fh87bcc10546a6&690

(上图:看到没?就在90度悬崖的半腰上的这个立了格石柱的地方!额的神啊!)
 
http://s13/bmiddle/6121fa7fh87bcc170128c&690
(上图:站在栈道上段往“下”看,确实是90度!确实是仙境啊!云雾快速移动,下面的山头忽隐忽现,忽左忽右,象捉迷藏,美的很!)
 
http://s4/bmiddle/6121fa7fh87bcc2272e13&690
(上图:就是从这里,从网球全国冠军小厉MM的脚下进入栈道中段“鸡下架”...)
 
http://s8/bmiddle/6121fa7fh87bcc2a15bc7&690
(上图:栈道中段,的确是90度垂直下去的,甚至有凸起的,身体需“悬空”而下,比90度难度还大,不信你试试?。。。)
 
http://s7/bmiddle/6121fa7fh87bcc30c1226&690

(上图:通过这一排石槽“脚窝”,终于进入栈道下段,木头路...)
 
http://s4/bmiddle/6121fa7fh87bcc367b023&690
(上图:看看,胆大的MM还停下来倾听小雨云雾的私语呢!。。。)
 
http://s6/bmiddle/6121fa7fh87bcc3d28bb5&690
(上图:看见那铁链子怎么被固定的了吗?记住:那可是俺的手!呵呵,当然是左手啦。。。右手还要拿手机拍照呢!--多亏没带专业相机,否则绝对玩不了!呵呵。。。)
 
http://s16/bmiddle/6121fa7fh87bcc43d58ef&690

(上图:回头望,额的天!这就是自己刚才走过的路?!真的吗?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http://s6/bmiddle/6121fa7fh87bcc4b74da5&690

(上图:栈道最西头,最里端,美丽的卧龙松!慢慢欣赏。。。)

http://s12/bmiddle/6121fa7fh87bcc53175eb&690
(上图:栈道最里端,美丽的万年青松!慢慢欣赏。。。)
 
http://s15/bmiddle/6121fa7fh87bcc6534f8e&690

(上图:栈道最里端,美丽的不知名字的花儿!慢慢欣赏。。。)

http://s4/bmiddle/6121fa7fh87bcc6cd7973&690
(上图:栈道最里端,神仙洗手的水槽,尽管水极其肮脏,但还是勾起俺们无限的想象。。。)


http://s2/bmiddle/6121fa7fh87bcc7b24f21&690

(上图:栈道最西头,最里端,思过崖,杨过的地盘?郭靖大侠曾经的所爱?--一切尽在烟雨中!我只知道,肯定不是《紫轩蓝亭》圈子的管理员GUOJING!呵呵,呵呵呵。。。)

http://s7/bmiddle/6121fa7fh87bcc81d11c6&690
(上图:栈道最西头,最里端,思过崖东侧的美丽的卧龙松!慢慢欣赏。。。)


http://s9/bmiddle/6121fa7fh87bcc887f258&690

(上图:栈道最西头,最里端,思过崖东侧的美丽的卧龙松!慢慢欣赏。。。)

http://s7/bmiddle/6121fa7fh87bcc93ef8a6&690

http://s2/bmiddle/6121fa7fh87bcc98b6271&690


http://s4/bmiddle/6121fa7fh87bccca1b8b3&690

http://s11/bmiddle/6121fa7fh87bccd0c969a&690

http://s3/bmiddle/6121fa7fh87bccd776262&690

 

http://s6/bmiddle/6121fa7fh87bcce4cf795&690

(上图:返回:这就是刚才自己过来的路吗?!老天啊~。。。)

http://s9/bmiddle/6121fa7fh87bccdf16298&690
(上图:返回:这就是刚才自己过来的路吗?!老天啊~。。。)


http://s8/bmiddle/6121fa7fh87bccf411b67&690

http://s11/bmiddle/6121fa7fh87bccfabfeea&690

(上图:返回:这就是刚才自己过来的路吗?!老天啊~。。。)

 

(以上照片均为1998LZS蓝紫色拍摄,使用器材:手机N95,效果还行,赞一个,呵呵~)

 

相关博文:

    1、看看,看看我们的河山!(图)

    2、华山之字 中华之魂(图)

    3、登天之路:华山云梯(图)

    4、通天之路:华山长空栈道(图)

    5、华山之祈福锁与金锁关(图)

    6、华山下棋亭与鹞子翻身(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