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货膨胀的谬误:购买力下降~

(2009-10-19 23:37:05)
标签:

收入

支出

货币中性

名义变量

真实变量

财经

分类: 学习&生活

    通货膨胀是最近媒体经常提到的一个词,远远领先于失业和生产率。

    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就是货币量增加,当人民银行发行大量货币时,就会引起物价水平上升,货币的价值迅速下降,为了维持物价稳定,人行必须保持对货币供给的严格控制。

    通货膨胀受到密切关注和广泛讨论是因为它被认为是一个相当严重的经济问题,尽管管理层一再强调要抑制通货膨胀,但对通胀的预期依旧正在加强,近期的股市上扬有相当一部分就得益于这种预期,老百姓的担心自然也就随之而来。

    “常识”告诉我们,通胀后物价必涨,这种担心显而易见:通胀剥夺了我们辛苦赚来的人民币的购买力,当物价上涨时,每一块钱所能购买的物品和劳务量都减少了。于是好像就有了结论:通胀直接降低了我们的生活水平。

    但实际上,这样的“结论”是错误的,是谬误。

    请看:当物价上涨时,尽管物品与劳务的购买者为他们购买的东西支付的金钱多了,但在同时,物品与劳务的卖者从他们所卖的东西中得到的也多了,由于大多数人通过出卖他的劳务而得到收入,所以收入的膨胀与物价的膨胀是同步的,即“收入”和“支出”是同步增长的。因此,通货膨胀本身并没有降低人们的实际购买力。

    人们相信这个通货膨胀的谬误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货币中性的原理。货币中性原理断言,货币量变动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真实变量,实际上这是一个长期中的经济行为。比如你的收入每年增长10%,当4%的通胀率把这种收入增加降低为6%时,你觉得你应该得到的收入被剥夺了,你实际增加的收入变成6%而非10%,真实收入是由真实变量(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可以得到的生产技术)决定的,而名义收入是由这些因素和物价总水平决定的。如果人民银行把通胀率从4%降到0,你每年的收入增加也会从10%降到6%,此时,虽然你好象感觉到自己没有再被通胀剥夺,但你的实际收入也没有更快地增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