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宿舍

(2009-08-01 13:05:27)
标签:

宿舍

高新

单位

大学

初中

财富

人生

杂文

分类: 学习&生活

    高新区是这座城市的一颗明珠,不光薪高,房子也高,人的品位也不低。

    一座四星级酒店,叫玻璃岛,十九楼。

    南向,五十多平,推开棕红色的盼盼,右手就是一个不算大但布局讲究的洗手间,高级马桶、洗脸盆、衣帽勾、射灯等一应俱全,淋浴间是透明玻璃分开的,占用了一个墙角,铜质渡硌的水龙头很是亮丽,24小时都可流出热水来,地面上一张较为丰满的鱼状的脚垫让人温暖不已。

    进屋两步,穿过简洁明了的开放式厨房,是个小厅,浅紫色的布艺沙发象一只温柔的鸽子,坐在42寸液晶电视的对面,时刻等待主人的到来;再里,淡蓝色隔帘里面,是一张足以容纳三人使用的实木大床,粉色的被褥静静地躺在上面,欣赏着对面衣柜里的一支螺纹贝壳;继续往里,整面的墙就是一个落地窗,全玻璃透明,很轻易地就可让视线穿过远处的绕城高速,欣赏秦岭的层峦叠嶂绿绿葱葱,抑或随意把自己放在床上,纵情欣赏夜幕下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或者数一数夜空中的星星,感觉美妙极了。

    这,就是我的宿舍,现在的宿舍。

 

    光阴荏苒,一晃工作十多年了,那时住的是单位的宿舍,分的,不花钱。

    据说那是一座建设于刚解放的楼,苏联专家设计的,有三层,大家管它叫筒子楼。中间是窄窄的过道,两边分布着一间间的小房间,象很多学校的老教学楼,简直就是个密不透风的筒子,或许因此得名吧。

    那时候很贫穷,能有住的就相当不错了,大家争先恐后,多好的房子啊,象到了天堂。我们3人一间,十几个平房,每人一个木板床,从单位偷几张报纸回来,把床缝塞平,铺上从学校带回来的象水泥块一样毫无弹性的约有一厘米厚的褥子,就是一个很好的窝了,真不错。我算是比较心细的,在床边的老掉土渣的墙上还用自制的糨糊粘上了几张报纸,跟床面平行,既干净又好看。

    那时候有趣的事情不少。我们那楼是单身和有家属的人混住的,不少住家都在又黑又异味浓烈的楼道里做饭,有一次我忽然发现宿舍门口的地板上有条缝,一直往上冒烟,于是拿了一盆水(后来才知道是同屋某人前一天的洗脚水)从那缝隙里往下灌……很快就有一老头连蹦带跳地冲了上来,大声斥问哪个哈松往我的锅里倒水?!吓得我躲在屋里不敢吱声……

    最让我难忘的,是有一天睡到半夜,蓦然间惊醒,原来一只又肥又大的老鼠正坐在我的脸上(左边脸),正疑惑地瞅着我……

 

    坦白说,住过不少宿舍,最好玩的,是大学里的宿舍。

    那年,我胆小甚微,刚离开黄土地,首次离家,就跑到遥远的江南,一切都是全新的,充满了惶恐和新奇。报名的时候,学校已经分好了,我的学号是08911118,宿舍号码是586,印在陶瓷脸盆上,当时586是最高级的电脑,国内用的还基本上是XT或286,这个号码,对我这个计算机系的学生来说,弥足珍贵啊!

    我们的宿舍是新的,刚实行公寓化管理,一年两个学期,学费一共两百元,宿舍不收费,每个月国家给我们每人还补助好像是20元。一个房间3个架子床,住6个人。那时候傻的很,不知道珍惜资源,始终是我们几个人住,不象现在,3个架子床其实是可以住12个人的。

    最有意思的是,每晚十点熄灯后,必有卧谈会,当然啦,男生宿舍嘛,谈谈人生,谈谈理想,更多的则是谈谈美女,谈谈性……终于有一天,广播电台开设了一个节目叫《今夜不设防》,美的很,谈青春,谈两性,甚至谈ML……

    我们的宿舍房间在2楼,202室,最顶头。那时一有空,就会有“一缺三啦”的叫声从房间里传出来,象狼嚎。更多的时候,只要有人问谁谁在哪?就会有好多声音从好多房间里传出来:在208!

    208,带给了我们很多开心和快乐。

    208,是水房,里间是厕所。

 

    真正难忘的,是我读初三时住的宿舍,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住宿舍,第一次的感觉,总是让人熟记。

那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镇上的学校,记得当时的初二,一个班六七十人,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同学考上了,上初三。

    那时的宿舍很壮观,一个很大的教室(其实就是一层楼),能容纳五六十人住,据说这还不算大,大的宿舍要住近百号人!

    进了“宿舍”,你会发现,老师已经用白色的粉笔在地面上画了几条线,把“教室”分成四排,左右各一排,中间两排并列在一起,每人一米多宽,把报名时带到学校的草(小麦干)先铺在地上,然后铺上粗布做的褥子(我的褥子是一个大的象小床一样的塑料袋,里面装上草),把被子放上,弄整体,就好了。

    这就是我当年的宿舍。夏天很暖和,冬天很寒冷,好在,挺过来了,还活得不错,真幸运。

    印象最深的,是每周回家背一次馍(馒头)。拿到学校,挂在宿舍的墙上,常有老鼠来分享。值得一提的是,每过周三,馍上面就会长满微小的密密麻麻的毛,白颜色的,到了周四周五,颜色就加重了,先是灰色,然后变黑……把馍拌开后,就会有丝线拉出来,有时还有霉味……

    每次下课吃饭时,学校会提供一大锅开水(小时候农村用来杀猪烫毛的),几百学生排队,每人一碗开水,我那时是非常瘦小又爱学习的,常常轮到我时锅里就干了,只好到水龙头接点自来水,将就着把拉丝的长了毛的馍泡开,简单填个肚子……

    那个时候,该死的肚子老是不争气,动不动就饿得不行……

    呵呵,每每念及于此,免不了,眼睛会变得湿润……

 

    宿舍,给了我宝贵的财富。

    宿舍,给了我真正的人生。

 

  (感谢YHZ和ZJF两位教授,在我办公室等待了半个小时,使得我完成此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