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特别是现今,2009年。
前面博文已述,这个年头里,找工作,很难。
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于是,很多地方政府就出台了期望解决这个难题的政策,比如我们市委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的指导意见》,决定财政出资5000万元,设立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基金,由商业银行配套放大3到5倍,专项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2009年4月3日新华网)。
我是应市创业办之邀到陕西教育学院给同学们讲课时才了解了相关情况的,这使我颇为为难。踌躇之后,我还是去了,跟同学们聊聊我的创业,看看我自己走过的路,坦白说,有几百号人物瞪圆了眼睛看着台上那个小丑的滔滔不绝,作为当事人我还是暗自窃喜的,特别是有很多美女帅哥在注视着你,欣赏的目光,丝丝快感,会象蚂蚁一般游离在血液里,蛮爽的,这种感觉,的确不错。
实际上,对大学生创业,我是有自己的看法的,我是不赞同大学生一出来就创业的,甚至听闻有些学生在大三大二就开始创业或者准备创业之类的。学生毕业后至少应该工作一段时间,哪怕在单位混上几个月也行(当然国有大单位最好),接触一下社会,了解一些常识,至少懂得人跟人应该怎样沟通相处……之后再创业,我是不反对的。而且,创业是个“专业活”,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创业的,需要很多条件的。
记忆中,市科技局(863软推中心)已经举办了好几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了,每年一次,优选出了不少好苗子,都给用人单位抢走了。今年市上又出了个大学生创业办,把人给弄糊涂了。作为市科技局特聘的十位大学生创业指导老师之一,我觉得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说真话。后来参加了一天今年市上办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评审,只有一个感觉:目不忍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怎么了?难道大家平日里说的用的都是外语,把国语都给忘记啦?
坦白说,大多数拥有大学以上高学历的人,还是做技术型企业的多一些。关于科技型企业的创业,我个人觉得应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是把握科技创业的特点。首先要确保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要快,这类企业起点高,保证了企业的站位,同时又高科技含量高,这又保证了企业的定位;其次,团队、管理、资金、市场等要有机结合;第三,知识产权,创新过程中随时注意保护、运用,维护、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信心。这也是7心(前面博文有述)中在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颗心,创业是个充满艰难困苦的过程,必须经历,同时注意优化各种资源,特别注意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导向。
三是境界。创业者要坦诚做人,执着做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升自己的素质(前面博文有述),完善自我,从地摊到老板再到企业家,要不断上进,牢记社会责任,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黄莲苦,创业更苦。黄莲治病,创业治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