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婚姻育儿 |
分类: 小随想 |
情感里精神与物质谁占主导
昨晚看一个大型的生活类服务节目,说白了就是给人介绍对象的节目,看到了一个男嘉宾最后被女生灭完了灯,其原因,这男嘉宾提的条件里有一条必须是独生女,原因是不想因其有兄弟而给自己产生负担。女生们感觉这男的挺物质的,而且还怀疑他主要是怕有兄弟将来无法全部继承女方老人的财产。对这个男嘉宾我也没什么好印象,自己没什么大能力,还怕女方家庭沾自己的光,还没谈对象就惦记着对方家庭的财产,这样的心理的男人确实挺没什么劲的,灭光了灯也是在情理之中。
关于物质女物质男的,我们都有所了解,最著名的就是宁肯坐在宝马里哭不愿坐在单车后笑的哪位。但搞对象这事,要说纯粹的以感情论,也可能只有书里的故事中去找,再说,就算是看人,不也是只看人品吧?就说是古时富家女看上一个穷书生,也是看上了他是个潜力股,有可能有朝一日能金榜提名出人头地,这不也是另一种物质吗?
古时候好象没有个人谈恋爱一说,都讲究媒妁之言,前提只能是门当户对,好似看的是家庭,但细想想,这样做也有一定的道理。那时候没有个人谈之说,总得有个大概标准吧,也只有门当户对的人家,可能家庭受教育的程度教养的程度大致相当,才最有可能将来有共同的语言,幸福值也可能最大。而真是两个家庭地位相差悬殊的人,走到一起一方的压力也会更大,长久的可能几乎为零。现在人们开放啦,人们在情感方面自由的多,虽然不提门当户对,但也很少见到学历地位等相差很大的人能走到一起,所以感情本身就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可真当一人把物质明明白白提出来,就会招来一片骂声,好似犯了多大的错。
情感生活好像是精神生活,但纯精神根本就没法生活,最低也得有柴米油盐作保障,美女找个大款和美女找个有潜力的穷人,好像谁比谁也伟大不了哪儿去,只是一个活的更现实,一个是带着更多的希望去生活。
都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情感生活虽然不象社会生活那样复杂,但也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特别是现在已进入经济社会,吃住穿行的成本不断在增长,而要求人生活在虚幻中肯定也不够现实,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倒是一种纯粹的精神,看似怎么也实现不了,但是癞蛤蟆真要有自己的一片湖泊,和天鹅共同幸福的生活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谈情感离不开物质,但纯粹是物质交换不应提倡,有相应的物质做基础倒可能比较靠谱,应谴责的,已走到一起的人,因物质变化而发生情感精神方面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