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云南学生食物中毒营养随想杂谈 |
分类: 小随想 |
别把免费餐搞成免疫餐
我老家是革命老区,老区从经济发展的硬件看,地理环境都不怎么好,所以老区一般都挺穷的,以前穷,现在也不是怎么富。但与以前比,这些年老家还是变化挺大的,比如都能吃饱饭。以前可不行,总有断粮的时候。我上学那阵,高中的时候需要住校,学校有食堂,但学生大都吃不起,都是从家里背干粮,每次一个星期的。天气热的时候,馒头都会长毛,所以周三学校食堂会帮着学生再腾腾,算是杀杀菌、消消毒。菜也是自己带,大都是家里自己腌制的咸菜。学校食堂能做的,学生能吃起的,就是稀饭。
稀饭的原料,是玉米珍珍子。这些原料,不是采购的,而是学生从家里背来交上的,食堂加工了,再收一分二分钱的加工费,学生就能吃上当时的营养餐。大半夜的,突然想起几十年前的事情,一是说明确实老咧,睡不着觉的爱回忆以前的事;二是看到云南云南省镇雄县塘房镇顶拉小学300多名学生,在吃了由学校食堂统一供给的营养餐后出现腹泻、腹痛、发高烧等症状,随后全部被送往当地医院治疗的消息。
看到学生中毒的消息,就突然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想起那每天学校食堂打的热腾腾的玉米珍子。其实我也不知道玉米珍子的“珍”应该是哪个字,只是随音写了个珍字,也在心里觉得应试就是珍宝的珍。就是这玉米加工成的粗粮,为那时的学生提供了主要的营养。看看现在的孩子,有时就有点嫉妒,富裕地区、富裕家庭的就不必说咧,连贫困地区的学生国家都每天补助3元钱的伙食费,加上爱心人士的爱心捐助,有不少地区的贫困学生都吃上了三顿免费餐。比起当年爹娘从牙缝里为我们省得3、5分钱,真是显得幸福啊……
可我就是不明白,国家提供的钱,爱心人士捐助的钱,到了学生嘴里就变成了不洁食品?营养餐就变成了中毒餐?吃得学生上吐下泄的。也许人家说得对,学生吃不惯这些东西,个体有差异。就象有些人经常不吃肉,吃了就消化不好、消化不了,本身东西还是好的。可我知道,当年我们学校加工的玉米珍子,都不是从市场采购的,都是学生各家各户加工好,学生背到学校交给食堂的。这些上交的东西,没有市场标准,没有安全监督。所有的东西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良心。父母都知道,这上交的东西,都是要吃到学生嘴里的,也就是吃到自己儿女嘴里的,所以都用得是上好的原料,有点发霉变质的,都被一个个母亲细心地挑走,即便舍不得扔,也留着自己吃而不会交到学校去害自己的儿女。
现在条件好啦,国家有钱啦,做为大家长,也真关心自己的儿女,拿出钱来为学生加餐,搞什么营养餐、免费餐,多美好的事情啊。可这经一到具体做事的身上,就被念歪咧。营养餐结果连安全都无法保证。食品安全需要保证,可能缺乏监管,缺乏必要的检测仪器,可连学生视觉味觉都能感觉是发黑发臭的豌豆,却要逼着学生去食用,缺乏的不是监督、检测,缺得就是良心,缺得就是德。
凡事我都愿意往好处想,做人要厚道嘛。我使劲地想,学校食堂为什么会这样做?是不是误解了人家的好意?结果还真想出了一个理由。听说西方人吃得水标准都比我们高,很讲究洁净,可和我们一块去环境更加恶劣的地区生活,最先倒下的都是西方人,我们早都产生了抗体。据说这和疯苗的功效差不多,疯苗都是有毒的,只不过是弱毒,给人使用后,产生的毒素刺激人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产生抗体,从而达到对这一种毒素产生免疫的功能。
如今,食品安全让人担心,这个毒哪个毒的让人紧张,人家学校如此做,可能就是为了怕学生将来吃到不安全食品,发生更加严重的后果,先把营养餐做成免疯餐,为学生增加抗体以防不时之需吧?
想到这里,我就为自己的小人之心而汗颜,总以为人家是为了钱呢,总以为人家不负责任呢,总以为人家不是东西呢。看来不是东西的是自己。人家,早都走到了前边,更进一步的把免费餐、营养餐变成了免疫餐、抗体餐。都说这个那个的从娃娃抓起,面对食品的不安全环境,健康也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小学时代起,就吃这些免疫餐,将来我们的娃娃还有什么不能吃、什么不敢吃?这条经验要推广咧,我们的娃娃将来都会成为百毒不侵的武林高手,成为世界民族之林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