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气质才艺热点育儿 |
分类: 小随想 |
让孩子生长自然的魅力
今天是七夕节,大伙都挺兴奋的,把七夕节当中国的情人节过。对七夕,小时候就有印象,是从老辈讲的童话中,看到今年的七夕节这么热闹,便无事百度下,原来来历真和老辈讲的差不多。可要真把七夕当情人节过,我还真不敢认同,如果真当才女节、学艺节的,我看还挺靠谱的,因为从传统中来看,这天不就叫乞巧节吗?都是女孩子学花红的事。
从七夕节来看,古时候人们不主张女孩子读书,但对女孩子的培训倒不能说不重视,可重视的也是女孩子的持家技能,这也是七夕节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吧。之所以说这么多七夕的事,就是看到育儿又布置了新题目,培养孩子的气质,这题目透出如今的家长,对孩子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都是看孩子气色、器官什么的,现在都要求培养气质了。气质这词,看着就挺厚重的,不同时代对人的气质要求也不一样。我相信,在传统的乞巧节里,女孩子拜织女、求技巧,也寄托着古人对孩子通过技能训练培养气质的目的,古话说:男孩皮是好的、女孩皮是巧的,就象是在通过孩子的外在表现来说明孩子的气质。
气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很有气场,但表现却各有不同。有的不怒自威,有的儒雅洒脱,不用说话就给人一种特别的印象。这里边,有他们的经历、学识等方方面面的原因,是长期的工作生活慢慢积累塑造的,其中有学习的作用,更多的还是发现问题、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后成长的积淀。当然,气质也可以后天培训,要不现在听说有的地不是开办什么淑女班嘛,只是不知里边都开设了什么课程,但我感觉,一个人的外在通过短期的培训可以塑造,但内在的东西,没有长期的学习和历练是不会有很好的养成的。
孩子也有孩子的气质,也有孩子的气场,通过学习才艺,能培养孩子的独有气质,但现在,我们的一些才艺培训,把孩子都培训成了简单的木偶,虽然也叫能歌能舞,但看起来就是缺少灵性,外在的架子是有,但内在的东西太少,还剥夺及扼杀了孩子的趣味和童性,我觉得有点得不偿失。我曾经说过,想让儿子学点特长,比如跆拳道什么的,只是想着让孩子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多一种发泄的手段,或许培训中多了种战胜困难的信心,算是一种意外的收获。
孩子有孩子的个性,人为的矫正也可能成功,但是不是孩子愿意的就难以得知,我愿意的还是让孩子自己慢慢成长,家长只是给提供土壤和雨露,需要的时候当然要给剪剪斜枝,但绝不乱嫁接去伤害主干,万一再弄了个不合格的主木,所犯的错误还得孩子去承担。
孩子有孩子的天地,有孩子的成长规律,他们只能自己慢慢长大,结出自己独有的果实,形成自己自然的魅力,我们给了他们爱的种子,不信还能变异成别的不可接受的“奇葩”……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