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欲是道德滑坡主因
(2011-04-22 05:02:27)
标签:
食品安全道德滑坡随想杂谈 |
分类: 小随想 |
授人以欲是道德滑坡主因
常常见到食品安全方面的负面报道,常常面对精美的食品怀疑是否吃着精美的垃圾,可还是不得不埋头吃下去,没办法,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每每看到毒奶粉事件、苏丹红风波、“一滴香”谜案、“健美猪”此类的消息,我只能在“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自嘲中用过每顿饭,有时也奇怪地想,我们每天吃着这些非传统食料,到最后会不会变的百毒不浸,会不会改变了生理机能变成活的木乃伊?
食品安全问题被总理关注、痛斥,并与国人道德下滑相联系,不少文章也对道德下滑的原因进行着分析,既有文化层面的、又有现实层面的,然在我看来,主要的原因只有一条,便是在经济建设的大环境下,从各地政府到企业、到学校、到个人,一切以利益为重、一切以钱为重,引导着整个社会和个人一切向钱看,使我们形成谈论理想都成为一件好笑的事情的局面,不断积累的财富勾引着更大的欲望,证实着“欲壑难填”这个词语的正确,引发着一个又一个社会问题。
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食品安全问题,道德能解决的问题,可这又是一个无法不谈钱、不挣钱的时代,正如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不能不重视钱,换句话说,不能不重视经济建设,但确实也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这个导向,不是说说就能管用,而是从政府到教育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进而使全社会形成一种认识和氛围。政府为了经济建设,不能不顾群众的感受,常见的野蛮强拆、圈地占地,都有一股只要能生钱这个蛋便不惜杀了老母鸡,放弃了长远利益。我们的教育也不能只授人以渔,把一切都归于挣钱的本领上,进而还鼓吹什么几十岁几千万的成功标准。我们不能说钱本身是一种罪恶,可滋生出的腐败与扭曲的价值观也不容小觑。
以前有句名言,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现在是,不管是社会还是教育,都在授人以“欲”,把钱作为最高理想和目标,从而什么渔鱼的法儿都敢使,铤而走险也在所不惜。所以虽然出了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往往并不见在对人造成的伤害上做检讨,依然在受到经济损失上搞抱怨,如双汇所谓的万人造势大会,便是一例。现在的钱进,使人退到其次的位置,虽然在喊着以人为本,做起事来,可能还可能是涛声仍旧。
严打食品非法添加需要重典治乱,扼制道德下滑,需要首先止欲,这个做起来可能困难更大……无欲则刚,无欲才能合理科学以渔,鱼才能生息繁衍,取之不竭,才可能可持续得到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