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04-03 00:40:51)
标签:

药家鑫

杀人案

气不过

说几句

杂谈

分类: 小随想

 

眼看着快一个星期都没往博客上扔东西,原因恐怕有两个,一是儿子闹毛病,折腾的我没了什么精神;另一个,也是突然感到没什么好说的,倒不是没有什么可说的话题,只是脑子突然短路,一片空白,不知道怎么说好。就想起以前别人讲过的一个小段子,有人在讨论某件事时如此发言:这事说不好、不好说、不说好。

以前听人讲这段子,感到是个笑话,现在看着还真是有点道理。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缺少的肯定不是话题,作为围观者,也不乏激情的讨论,可在每次围观讨论之后,我们都会发现,原来不是我们在看耍猴,而是被人当猴子耍。一个个策划、一个个推手、一个个不断头的事件,背后的真相都不是我们这些草根所能想像,当我们义愤填膺自以为充满正义的时候,当我们充满激情自以为献出善良的时候,我们被一个个后到的真相所击溃,找不到正义和善良的底线该建在何处。

我们小心翼翼的在愚人节查看着一条条短信、分析着一个个信息,生怕自己的智力被朋友嘲笑,可谁知我们这片土地,愚人是不分节的。我们被愚的何止是智力?我们被遇的还有做人的原则、道德的底线,被遇的感到日子的恐慌。因为愚到的太多,被愚弄的太多,渐渐地失去了思考、失去了诚信、失去了信任,甚至失去了人和动物的区别思考的能力,因为我们的思考也可能是别人利用的工具。

而在我看来,愚还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认死理,愿意撞到南墙不回头,虽然常被愚弄,可还是不改愚弄精神,渴望着坚持,渴望着挖平太行、王屋。所以对看不惯、看不平的事还是愿意坚持愚见,哪怕是多么不招人待敬,也还是想发出自己的一点低吟,哼哼着,就算是安慰一下自己的心理。

这些天,新闻不断,可那名叫药家鑫的大学生老乡,早已引起人神共愤的先撞人后杀人案件,还是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我不是心理学家,不是教育学家,不是法学家,只是借着银行的钱换来一个临时的住家。我不想讨论那些所谓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法理问题,我甚至善良的想,案件该由法院审判,在判决前,多言多语都是对司法的干涉。可我们的新闻媒体都在自言自语,探讨着一个个比案件本身深奥的多的问题。甚至搞不懂连法院自身,也要搞个什么测验来影响自己的独立办案。

我只是愚蠢到恐惧,不敢想像一个受伤的女人的求饶,怎么会挑逗出撞人者的激情,如嗜血的魔鬼兴奋的挥舞起屠刀,在清明时节,那个叫张妙的无辜冤魂,该用什么样的眼神来看待这场讨论,以什么样的心情来等待这次审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那肯定是佛,一个魔鬼放下屠刀还是嗜血的魔鬼。

现在是审判的时候,让该来的快点到来吧,不要让张妙在那边等的太久。不要用主动或被动的赔偿来换得什么受害方的谅解,如果要求得什么谅解,请他去见一见真正的被害者张妙,等他回来,告诉我们张妙已经谅解了他,好,我们相信那真是谅解。

不然,这么有激情的人在这激情燃烧的岁月,还有出来的一天,终有再次激情的时候,下一个,也许就是今天在发着无端慈悲的人性泛滥者。

浪子也许还会回头,对于没有人性的魔鬼,重新操刀那是早晚的事。人能管的人留着人管,人管不了的,还是送到天那地角,让佛管吧。

现在不是讨论的时候,不是吸取教训的时候,先让被害人张妙安生的好,这样活着的人也多一份安生。

快办吧,别愚啦,再愚就是二啦。现在是清明节,为逝去的人,办点真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老 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