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文化史上的四大发现

(2009-08-07 18:16:00)
标签:

文化史

文化

分类: 牢骚之言

中国素以有雄厚的典籍蕴藏而闻名于世,但它们能经历几千年的岁月保存下来,实在不是一件易事.兵灾,自然灾害,加上独裁政府自戕似的毁灭书籍,经过这种种坎坷能幸免于难的可真是"万幸"了.文化史上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情况屡见不鲜,但影响最大的要属下面这四大发现了.

一是汉武帝末年"古文经书"的大发现.鲁恭王刘余坏孔子宅,从孔子家墙壁中得到《尚书》,《礼》,《论语》和《孝经》等书.这些书是用汉以前的篆文写的,被称为"古文经",它的发现引起了历史上有名的"冷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

二是西晋初年《汲冢竹书》的大发现.在魏襄王墓中得竹书数十车.晋武帝命苟毛勖撰写编辑为《中经》.因为是在汲郡墓冢中挖掘出的,史称《汲冢竹书》.汲冢书除了经《周易》,史《竹书纪年》外,还有辞典类的《事名》,神话小说《穆天子传》等等.

三是1889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了,甲骨文是大多刻在龟甲壳和牛骨上的殷商文字.这些刻有文字的甲骨先是被农民捡来当龙骨卖给药店,药店又转卖给古董商人,古董商人又转贩京津地区有一些为知识分子所收藏.经过研究,终于于1889年认出甲骨上的文字为商代文字.从此引起收藏,购买和研究甲骨文的热潮,并形成了一门新学科--甲骨学.甲骨文的发现,把我国的文字历史提早了几百年,使商朝研究有了可信的史料.

四是1889年敦煌宝卷的大发现.它和甲骨文被译出几乎是同时的.1889年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了.敦煌宝卷原藏于敦煌石窟密洞中.藏书总数达两万余卷,大部分是佛经,道经等经卷,还有史,子,集,诗,词,曲,赋,通俗文学,图经,方志,医书,历书等.涉及范围极广.除了用汉字抄写外,还有用梵文,藏文,龟兹文,回鹘文等西域或少数民族文字抄写的.这些藏书是研究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宝贵文献,可惜这些文献不被当时的中国政府所重视,大多被外国人所劫走,使中国文化蒙受了一次巨大的损失.不过随着敦煌宝卷的被劫掠,敦煌的名字也响遍了全世界,研究敦煌文物也得以形成了一门专门学问---敦煌学

由于这几次发现对我国历史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文化界把这四次发现定性为是我国文化史上的四大发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