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五年后,“4.20”在芦山救援现场,自发上山来的志愿者少了,这是好事,因为人们更认识了理性救灾、科学救灾,务实救灾的意义,国家面对自然灾难救灾能力、工作水平高了许多。
志愿者有二类,一是训练有素的专业志愿者,二是民间自发、非官方组织下的“野”志愿者。前一类不说了,虽然在做劝退工作,在现场,也仍能看得到一些非组织、零散的“野”志愿者,能留下来的人活儿已很熟了,他们多在村组上埋头做事。
客观讲,赤手空拳的人在灾区确实帮不了什么忙,灾区水、电、气、网络都成问题,这对自己给别人都会带来麻烦。芦山实行了交通管制,社会车辆或者单个人是很难进入灾区的现场。
话说到此,就打住了,心系灾区的人都明理,他们得悉情况以后,会放弃了去灾区的念头。
我想说的是,对草根志愿者工作不能说得一无是处,这对他们不公平。为什么?不要忘记了地震后的最初时间,他们起的作用并不比任何一支救援队伍差,他们是功臣!无名英雄!我可以作证。这类人或许根本不会上网,没有话语权,他们也没有想与谁争高低,而对他们吐口水的人也不少。
20日,地震发生后不到半小时,我与同事就上路了,上午十点多到了伤员集中的芦山县医院。走进医院,场面很混乱,很可怕,担架上,地面上,床单上、四处是血迹,地上躺着受伤者,到处是喊医生救命的声音,外面还不时有人抬进来。这个医院的专业胸骨外医生仅有8个人,他们突然要面对这么多的受伤者,救护中医生的手都在抖。而在这个时候,能帮助医护人员,运送重病的人全是附近来的志愿者,村民、居民、学生、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做生意的个体户。
记得有一个人背着满身是血的伤者飞跑地奔向医院,采访中我问他是伤者谁?他告诉我说,前边背他来的那个人在路上晕倒,我路过看到了,就继续背他过来了。
我与她聊起,这位九零后的女生叫刘雨琴是四川农业大学英语专业的女生,地震发生后,她与同学们步行了五六个小时第一批来到龙门现场。来了那么多的志愿者,她就成了头儿,乡村上的人也配合着她的工作,她的领导能力,她的口才,让我佩服。要知道,当地震发生后,村民在极度恐惧中,这批“野”志愿者们在第一时间中,站在了灾民面前,与他们说话,帮他们做事,那种帮助是很了不起的呀!
不论是在县医院抢救现场,还是在重灾龙门乡一线,这帮自发来的志愿者,是救了别人的命,帮了大忙的人,更是无名英雄,因为专业队伍的到来,后来他们悄悄地走开了,但不要忘记了最初的那几个小时,伸出手的那些一些人与那些事。
不要对志愿者泼太多的污水,不公平!
http://s15/mw690/612073e5tdb12cf8e4f4e&690 (这就是草根志愿者在地震发生后几个小时的起的作用,他见背伤者的人在路上
晕过去了,这位接过伤者继续背,当时还有强烈的余震发生。)
http://s3/mw690/612073e5tdb12d0ddd2b2&690 (龙门乡20日晚:草根们打起了牌子,自己接待自己。)
http://s14/mw690/612073e5tdb12d2da860d&690 (20日上午10点多,餐馆老板做志愿者将自己家的汤拿出来送伤者。)
http://s2/mw690/612073e5tdb12d3bb0c41&690 (20日上午十点多的指挥部是这个样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