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即时满足怎么不好了?

(2011-02-21 21:09:24)
标签:

转载

题记:社会普遍依赖的即时满足原则,可能影响我们对行为后果的认识,让我们无法真正达到自己的目标.正确的世界观,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

上一次讲到了承诺的贬值和延迟满足之间的关系.核心意思是承诺意味着需求无法立刻满足,但可以在长远上满足更大的需求.但是当即时满足的可能性存在的时候,承诺就显得不那么吸引人,因而也就贬值了.这里想把这个话题进一步讨论,说一说即时满足到底有什么不好.

之前有朋友留言说,我们的社会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即时满足上面的,比如做生意,比如谈恋爱,比如吃喝玩乐.就如同Freakonomics里面讲的一样,我们的行为都由回报的大小以及需要承担的风险来决定.在绝大多数时候,我们会选择回报最大,风险最小的方式来满足我们的需求.人们倾向于即时满足,就是因为即时满足给我们创造一种幻觉,让我们觉得我们得到了最大的回报,同时又尽量避开了风险.

举个例子,中国家庭的离婚率的增长和房价有一拼.去年一年有196.1万对夫妇离婚,也就是每天每天5370对,而过去5年的离婚率增幅大约在7.65%左右.好吧,也许没有房价涨得那么快.上海社科院一个调查显示,40%的离婚是因为婚外情.假设这个数据是准确的,可见婚外情给自己的婚姻幸福带来的风险大大高于了吸烟带来的肺癌风险(17.2%)或者不使用避孕套带来的艾滋病感染风险(3%).可是人们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婚外情这个如此高风险的行为呢?

婚外情往往始于一两次性行为,大家都有生理需求,在如家或者汉廷开个房也不贵,在决定开房之前计算一下被抓住的可能性又微乎其微.总之,反正也没有什么不好,又能让自己快活,说不定还会因此让家庭重归和谐,何乐而不为呢?同样的道理,<法制日报>说中国"一把手"的贪污率高达50%,贪官被抓住了,轻则牢狱,重则杀头,但是在你接过红包的那一刻,也许对于风险的计算仅仅是当下的,而对于回报的估量又是长远的.换句话说,贪官那么多,难道就抓我一个?而且就这一次而已,有了这笔钱我就幸福了.再极端一点的例子就是吸毒了,一针下去,快活无限,又不会马上死掉,大不了以后戒掉.的确以即时满足的原则来讲,很多事情的风险在当下都是很小的.其实出轨者,贪官和瘾君子不过都是希望多获得一些快乐,但是他们对于即时满足的依赖,让他们失去的快乐更多.

上面都是些即时满足的极端例子,日常生活里在我们对各种美食,女色,安逸,快感的渴求当中也可以找出不少例子来.在与人交往当中的需求更是如此,比如我们悲伤了,高兴了,难过了,愤怒了,就必须马上表达出来,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而无法心平气和.在需要即时满足的时候,我们对风险的评估方式往往都是"如果我做A,B一定不会发生".我们把自己的行为和需要避免的风险之间做了过于绝对的判断,但事实上从多项应变思维出发,B的发生,不完全依赖于A行为本身,而有可能是其他与A行为或者与你本人相关的因素.

如果我对一个人不满,然后和对方恶言相向,可能并不会立刻导致关系破裂,尤其是在亲密关系里面.可是你的行为同时也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冲击对方的情绪,产生消极舆论,从而在很多层面上影响两个人关系的生存条件.我们单纯的认为做一件事情的风险只会是另一件事情,但是事情之间的联系都不是点到点的,就好比一个神经网络,一个神经元的激发会带动周围所有的回路.所以有时候好像看似发泄了,舒服了,可是随之而来的后果不仅会抵消获得的满足,甚至可能让情况变得更糟.我们生活中常有一时冲动,后悔莫及的故事发生,说的无非都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我们满足需求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风险,而且每种风险和我们行为的关系又因人而异,那这样说来我们做每一件事情岂不是都要把所有的可能性考虑清楚,把所有的风险都调查清楚,才敢下手了?这样活着岂不是太累了?在我看来,这就好比是说要了解一个生态系统的状态,需要把当中的每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拿来研究一下.一个运转良好的生态系统,往往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可以用来参考.同样的,积极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多世人认同的文化理念可以借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美德,传统,价值观念.

比如在上面提到的亲密关系的问题里,宽容,克己这样的美德,其实就是在教人们避免肆意的情绪宣泄,来避免可能产生的复杂结果.隐忍,自律等等传统,又是在警示人们小心处理自己的欲望,因为获得不该获得的满足,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这些所谓的传统,虽然看似无法用科学的方法解释他们为什么是有效的,但是千百年来无数成功人士的亲历亲为,其实都提供了统计学上的证据.古人有云夫妻之间相敬如宾,肝胆相照,相较于当前年轻人提倡的快乐就好,其中的差异,或许就很好的体现在了年年增高的离婚率上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