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回娘家沟沟坎坎 |
分类: 想到就说/anna的闲来之笔 |
老太太是公公婆婆的老邻居。公公婆婆搬家后,老太太仍时常给婆婆打电话唠唠家常。有什么开心事烦心事都爱在电话里和自己的老姐妹一吐为快。
而婆婆每每接完电话,也爱和我们一起絮叨絮叨。于是,宝妈也间或了解到老太太家的一些境况。
前两年,老太太的儿子刚娶了媳妇儿。小两口的日子过的也算甜蜜幸福,去年得知怀了孕,还是一对龙凤胎,全家人更是喜出望外,满心欢喜的期待着孩子的降生。
无奈老天弄人,男孩检查出来心脏有问题。即使能存活,生下来之后可能也需要手术治疗。
家中的分歧由此产生。老太太和儿子是极力要保住这个孩子。可女方却想放弃。女方认为,带着一个有病的孩子,大人吃苦受累,还要筹措昂贵的医药费,生活质量肯定要下降。可男方觉得这些都不重要,只有生命最重要。一定要留下这个孩子,生下来之后,花多少钱也得治。
所以,自打孩子出了状况,双方一直僵持不下,家中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凝重,甚至还闻到了硝烟味儿。
最后在男方的极力坚持下,两个孩子顺利的诞生。女孩很健康活泼,男孩也平安度过了危险期,只是哭的厉害了便会全身发青嘴唇发紫。老太太对这个男孩是格外的关照,每日小心翼翼的护理照料。
可孩子的妈妈却始终郁郁寡欢,只是看护着女孩,对男孩却是不愿多看一眼,就连喂奶也不甚积极。
为这,月子里婆媳两没少冲突。结果,出满月刚第四天,媳妇儿头也不回抛下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回娘家了。婆家的苦苦相劝,没有把孩子妈劝回来。却把娘家的父母亲给劝了来。来了,却不是来和解的,也不是来谈判的,一句话不说进门便径直走到衣橱收拾起女儿的衣服来。难不成这孩子妈不打算回来了?
后来的一两个月里,娘家人又来了几次,陆续又收拾了些衣物细软回去。似乎真有不想一起过日子的打算。
其间,两家人也屡屡发生冲突,甚至差点大打出手。后来老太太一气之下,将自家的门锁给换了。既然不回来过,也别想轻易进出我的家门。
前两天老太太又一次打电话来倾吐心中不快。原来,娘家人因为吃了闭门羹,把事情闹到了公安局。但后来公安局的调解似乎也没有什么结果,两家人至今仍然相持不下。
都说孩子是维系父母情感的纽带。可这样的故事,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场因孩子问题未能达成一致而变得岌岌可危的脆弱婚姻。
婚姻究竟是脆弱还是坚固?孩子在其中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在不同的家庭里,答案是不一样的。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本该看到的是小夫妻两心平气和共同商议,争取达成一致的解决办法。老人们可以帮着出出主意,但决定要小夫妻两自己做。老人横加干涉,甚至骄纵放任孩子的所作所为,只会让事情愈演愈烈。
其次,夫妻理应共历风雨共同进退,既可以同甘也可以共苦。需要的时候也只有对方可以给予自己最大的支撑和宽慰。不论两人最终做的是什么决定,在两人达成一致后,一定要有勇气共同面对共同承担。
即便是并没有协商好便把孩子生了下来。那么既然已经生了,就不能置之不理。对这个故事,宝妈只是听得只言片语,可能对其中诸多细节并不知情。或许孩子妈也有许多的苦闷,也受了许多的委屈,或许她也有她自己的考量和苦衷,但面对这已经降临的小生命,这样让他自生自灭放任不管,做娘的能忍心吗?
不知道宝妈说的这些在不在理,或许对这听来的支离破碎的故事宝妈在此妄加评论有失妥当。但宝妈觉得,孩子是一个生命。即使这样的生命有残缺有瑕疵,他依然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天使。我们更要倍加的呵护和关爱,让他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完整的爱。
而夫妻两,因为生活中这样那样的沟沟坎坎而轻易放弃了亲手缔造的幸福家庭,则更是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