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真正意义上交替使用左右脑的“第一人”诞生了
(2017-08-08 10:47:58)
标签:
左右脑使用右脑开发左嗓子说话左呼吸道慧人时代 |
有关人脑,目前公认的理论是,大脑皮层是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最高调节器,大脑两半球有各自独立的功能,左大脑半球有语言、阅读、书写及逻辑、推理、计算的能力,右大脑半球则有图形、空间结构的构思能力,有音乐欣赏能力,及形成非言语性概念的能力。
或许现在大家都以为,抽象思维时自己的左大脑在工作,形象思维时自己的右大脑在工作。
今天,一个有点文化的打工者,在30多年的理论探索及自我身体践行试验的基础上,极其负责任地告诉地球村的乡亲们:“脑功能大脑皮层主导说”、“左右脑机能分工理论”都是误读,迄今为止,人类只有意识地使用了或左或右半边大脑。人们往往不自觉地并习惯性地依赖某一侧大脑半球进行日常生活,而另一侧大脑半球只属于无意识、下意识运行中,目前发挥的作用仅仅是断断续续地“做梦”。事实的真相是,人类或已找到开启另一侧尚未开垦使用大脑半球的钥匙,人可以像海豚一样,交替使用左右大脑。
.
我名叫郁东,是南京一家酒店的员工,由于偶然的原因,痴迷上了人脑知识的学习了解,走上了一条另类的长达30多年的自称为“理论研究、观察内省、身体践行”的人脑探索之路,经过长期执着地努力,或许有了些收获,本人不仅仅提出了人脑的新理论假说,更用自己身体的践行试验体认了自己的相关理论。本人认为,中脑网状结构在人脑机能体系中起着决定性主导作用,大脑半球是衍生的起着辅助作用的附属结构,是协助中脑网状结构,专门用于接受并存储外界环境作用于人体感官产生的感觉信息,也是专门用于保留人类个体应对外界剌激采取种种(肌肉)活动痕迹的。左右大脑功能不存在差异,目前存在的“功能不对称性”则是由个体后天左右侧身体器官“差异性使用”造成的。本人不仅找到了左大脑半球何以具有“语言功能”的机理,还找到了右大脑半球同样实现“语言功能”的可能,更找到了随意调节使用左右大脑的途径。
我的学习探索过程也可以这样表述,80年代初,当时盛行一种理论,“多动左手有利于右脑开发”。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只要对身体有利的事都愿意积极尝试。于是,我天天用左手吃饭、做事,左眼为主的识字,左侧牙齿咀嚼喉咙吞咽,我一边身体力行,一边深入学习着,当时也在困惑,“为什么左利手的人,优势半球有的在右侧,而有的却仍然在左侧”,直觉告知我,起决定性作用的,肯定不是“手”。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豁然从人类进化史上得到了启示,“直立行走”在南方古猿走向人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直立行走”给人类带来两大改变,一、使上肢解放出来,使双手不再是行走的工具,以致有一天能用来操纵和制造工具,并能进行劳动,因而具有进化的巨大潜能;二、直立行走也迫使躯干、头部、牙齿、和喉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直立行走使得口腔与喉部形成直角,形成了人类所特有的咽喉部结构特征,直立行走引起的口腔、牙齿、舌头及喉部结构等发音器官的完善,致使人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产生了可能,具备了语言能力的前提条件,语言是其它动物与人类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语言特别是“有声语言”是思维的媒介工具。人类正是在于手的精细活动及语言的发生发展得以一步步进化的。我们知道的重要史实是,大脑的快速发展正是在人类直立行走以后开始的。至此,本人开始在意“人说话是否存在偏侧现象”,本人特别的发现了本次人类文明史以来一直被人们忽视的一个事实,人们往往习惯性地运用单侧的唇、舌、喉等发音器官(肌肉)说话,可以简称为用左嗓子或右嗓子说话,右利手的本人积极尝试践行用左嗓子说话,一晃又过去了十几年,逐渐发现,左嗓子说话的前提必须先形成左鼻孔自然呼吸,因为只有在左鼻孔自然呼吸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以左侧唇、舌、喉等发音器官(肌肉)的说话,并进而与左眼为主的看、左耳为主的听、左手为主的精细活动结合起来。也许到了4、5年前,我才注意到瑜珈功有“左右鼻孔呼吸锻炼法”,称之为“月亮”“太阳”呼吸法,对身体健康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当然瑜珈功的左右鼻孔呼吸调节是用手按住鼻孔实现的。
也许我多动左手、多用左眼看左耳听,并逐渐过渡到用左侧的唇、舌、喉等发音器官说话,原本想让自己的右大脑也具有语言的功能,我一直认为左右大脑是没有功能差异的,但当我关注到左右呼吸道现象时,才有了惊人的发现,可以这样说,左右大脑半球的“语言功能”取决于个体使用或右或左嗓子说话,而左右大脑半球工作的“启动钥匙”则取决于个体使用或右或左的呼吸道。本人不无遗憾地告诉世人:每个人都存在着左右呼吸道,右利手人的右呼吸道不自不觉地、慢慢地处于有意识地控制中,而左呼吸道则仍处在机体无意识、下意识的自主运行中。也可以这样表达,一个右利手人的左呼吸道,只有睡觉时才真正开始工作,与此同时,这个人的右大脑半球也才真正开始了断断续续的工作—“做梦”。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几年有意识的训练,目前已经形成了左右鼻孔为主导的自然呼吸,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形成习惯,摸索相当长时间后,我现在把一天分为4个时段,早6点~12点及晚18点~24点,以左鼻孔呼吸为主,同时伴随着以左手、左眼、左耳、左喉器官的活动为主,午12点~18点及24点~6点,以右鼻孔呼吸为主,同样以身体右侧器官活动为主。不得不说明的是,随着左右大脑的交替使用,人类所需的自然睡眠时间会越来越少,午夜卧床休息时,本人常常以运行与气功瑜珈相关的、本人称之为“以紫微宫为中心的生物电离子系统”进行积极的休息。
今天,我可以自豪地说,本人业已成为本次人类文明进化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可以随意调节使用左右大脑的人。
.
也许我是一个民科,虽然我执着,但本人自信决非自负,更非痴妄,我从不拒绝学习,也愿意听取不同的意见,遗憾的是,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机缘结识相关的专业人士,以便聆听指导和教诲。
近年来,我也有幸在相关论坛发了一些贴,但或由于理论“另类”且出自于草根而一直未引起关注。不得不说的是,去年初,我只是在科学网提了点建议,设置发贴、开博权限时不要过分在意学历及职称,没有想到的是,科学网工作人员随即封了本人的IP地址,并删除了几年来本人发的所有贴子。
也许没有条件,我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做试验,但确实没有办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获得相关的试验报告及数据,难以写出论文发表在专业刊物上,或许个性体验的东西更不具有说服力。
最近,我写了一封致全国脑科研工作者的公开信“关注一个圈外的另类的人脑探索者”,通过邮箱发送给了国内顶极脑科研机构的120多位专业研究人员,其中包括中科院脑与认知重点试验室、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等等。信中简述了自己的人脑理论新假说,并告知了本人的探索发现过程。信中说,由于本人是一个普通的打工者,一直没有机缘与脑科研工作者结识交流,也没有条件(利用现代科技获得自己身体践行试验的报告及数据)写出专业的论文,本人恳请专家学者们给予指导帮助。本人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另类理论及践行试验有无值得肯定的东西,也迫切地希望早日能够利用现代的脑成像等技术手段观察分析本人的践行试验。本人在信中说,愿意提供自己这个活“标本”给相关单位专业人士研究之用。然而,10天过去了,20天过去了,邮箱里一封回信都没有。
本人现年57岁,望着眼前寂静的邮箱,想着凝聚自己30多年心血的结晶无人问津,心情特别沉重。或许,放弃了许许多多,执着地探索,不算什么;或许,多花点时间精力,多吃点辛苦,不算什么;或许,用自己的身体做践行试验,也没什么;或许,亲人同事朋友的不理解,也可以见谅,但是,一些机构办事人员的做派,一些专家学者的冷漠,真的令人伤心。
我知道,本人受冷遇,不仅仅是因为理论的“另类”,最为直接的原因,是草根、民科的身份。国内“唯身份论”愈演愈烈,连神圣的科学探索都出现了身份限制,真的令人痛心。
.
莫为浮云遮望眼,于无声处听惊雷。草根的探索之路确实很难走,然而,我依然会坚定地往前走。也许目前我仍然只能像传教士一样在论坛及自媒体分享自己的探索心得,但是,我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肯定会有条件写出专业的论文,“另类的”理论也必然会逐渐被人们关注、了解并接受,真理的光芒是掩饰不住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