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月初五街的南屏雅敘

(2010-03-12 19:25:30)
标签:

美食

澳門

冰室

咖啡室

茶餐廳

蛋治

叉蛋治

沙翁

蛋撻

咖啡

http://s1/middle/611f13cbg735a59dc1880&690

澳門有條十月初五街, 往下拐有條十月初五巷, 路環還有條十月初五馬路  西元一九一O年十月五日, 葡萄牙爆發革命, 比我們中國的辛亥革命還早了整整一年, 海軍陸軍叛變, 軍艦炮轟皇宮, 國王曼努埃尔二世(Manuel II)最是倉皇辭廟日, 經英屬直布羅陀出亡倫敦, 終生未能重踏故土。 葡萄牙臨時政府立刻宣佈取消君主制度,建立第一共和, 從此十月五日被認定為葡萄牙共和政體建立的開始,成為共和國日,在澳門回歸前一直都是公眾假期, 也是十月初五街/巷/馬路的名稱由來。

 

說起這段歷史, 因為早兩天電視上的飲食節目, 主持人往澳門尋覓美食, 介紹了十月初五街上榮暉咖啡的天麻川芎白芷魚頭湯米粉和雞湯米粉  我頭一次吃藥膳魚湯米粉, 就是在榮暉, 那股藥材氣味, 初嚐有點怪怪的, 但繼續喝下去時感覺卻滋補甘香得很, 而榮暉對面的小店就是香港人熟悉的黃枝記粥麵老鋪  節目中主持人訪問同一條街上的冰室/咖啡室南屏雅敘門前的報販, 順口問起這條街的名稱由來, 得到的答案居然是『某年十月五日澳門總督在這街上巡遊, 所以得名。』 唉, 錯錯錯錯錯! 答的那個不知就裡信口雌黃也都算了, 更難得的是沒有備課做功課的主持人竟然深信不疑, 誤導觀眾, 簡直有冇搞錯不知所謂可怒也。

 

這家南屏雅敘  一家冰室居然有這麼一個漂亮脫俗的名字, 堪可比擬歷屆退役香港小姐組織的慧妍雅集, 那絲絲點點的國學底子文化修養叫人感動  每次去澳門定必光顧, 就算自己沒有去, 也苦口婆心地推介給身邊朋友:『去吧, 比香港的茶餐廳強多喇...』 尤其是那些酷愛五六七十年代懷舊風味的朋友, 見到那些翠綠馬賽克和磁磚砌至半腰的牆身, 卡座座椅的木背, 小圓櫈的生鏽鐵腳, 餐牌墊在枱面玻璃下就足以樂上半天。 不錯, 這家是冰室/咖啡室, 不是茶餐廳, 而且據說還是澳門頭一家有空調的冰室。 內地和台灣的友人因為港式飲食文化影響, 現在只知道茶餐廳而大多不曉得茶餐廳的前身冰室或者咖啡室, 就是知道也未必大分得開  簡單來說, 冰室就是專賣冷熱飲品/咖啡奶茶/紅荳冰綠荳冰/汽水唂咕檸茶之類, 兼賣麵包西餅三文治的平民化小店; 在香港經過經濟起飛和轉營後, 慢慢發展成茶餐廳後, 菜牌也就變得多元化, 除出飲品小食, 還有炒飯炒粉炒麵, 甚至雲吞麵鐵板餐燒味焗飯, 為免食客花多眼亂, 拿不定主意, 每天還併湊出多款A餐B餐C餐任君選擇。

 

香港碩果僅存還有十來家這類冰室咖啡室, 堅持是只賣小食而不賣米飯, 頂多有通粉米粉湯義大利粉, 大概都是自置物業, 否則以香港眼下的租金與燈油火蠟夥計薪水, 要維持下去也不容易。 我相信杜琪峰導演頗鍾情這種冰室格局裝潢, 譬如土瓜灣馬頭角道的白宮冰室, 旺角廣東道的中國冰室, 上環干諾道西港澳碼頭對面的海安咖啡室, 幾乎都在他的電影出現過。 

 

http://s7/middle/611f13cbg8193d3e997d6&690

  梁啟超先生在原天津義大利租界的故居近年已修復開放, 義式三開間的大門上方懸有隸書橫匾『飲冰室』三個字。 一般的學者相信梁老以飲冰為名, 源於《莊子·人世間》:『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吾其內熱乎?」』也有學者認為來自佛學:『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喻意梁老對民國初年的政局憂心忡忡, 憂國憂民,此自號飲冰室主人。我的看法最簡單, 梁老原是廣東新會人, 接觸像省城廣州市太平館餐廳這類始創於清文宗咸豐年間賣『番菜番餅』的中式醬油西餐最早, 縱使身在京津北洋政府, 還是掛念粵式冰沙飲品如紅荳冰之類, 才寄情書齋名字  試問哪個廣東人不咀刁?

 

扯遠了。

 

南屏雅敘最叫我念念不忘的食物, 就是招牌鎮店的叉燒蛋三文治, 聽上去平平無奇, 但要知道香港根本吃不到這個。他們用的麵包切得極厚, 裏頭的叉燒炒蛋其實是一份叉燒奄列煎蛋捲(omelette), 換言之就是兩層麵包兩層炒蛋夾着中間肥美多汁的叉燒, 整份足足有起碼四公分厚, 拿在手中一口咬下, 嘩, 那種感覺直情就是南面王不易也。上一回我們一行四人, 有一個在外頭講了一會電話才推門進去, 坐下來時便問我有甚麼好吃, 四個人當中只有我來過, 義不容辭的答案當然是叉蛋治, 誰知這位大少爺一口台灣腔粵語發音出了事, 人家寫單時聽不到那個叉燒的叉字, 結果端上來的是一份蛋治, 炒雞蛋三文治, 但一樣是沒有偷工减料, 炒蛋厚疊疊地如同棉被, 台灣大少吃得瞇著眼睛, 徐徐呼出一口氣:『!』 另一位女伴嗜甜, 見到鄰座老伯滋陰地吃沙翁  這種甜點跟沙士比亞無關, 大概是源自法式的沙巴翁(sabayon), 用雞蛋/黃油/麵粉炸成麵糰, 再整個蘸上幼砂糖, 表脆內鬆,蛋味香濃  居然在嚥口水, 於是我們二話不說, 給伊多叫一個比乒乓球還要大的沙翁, 以慰芳心寂寥。

 

台灣大少最愛吃蛋, 還未吞下最後一口蛋治就多要一個酥皮蛋撻  我一直不明白他們台灣人怎麼老是寫成蛋塔, 明明是扁平的甜點, 變成後蛋塔在形象上立刻增高長高, 完全不合乎事實,『』字根本是英語tart的粵語音譯, 人家KFC在內地出售的葡式蛋撻也還是照樣寫成葡撻,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沒有誤導群眾。

 

南屏雅敘餐牌上有種飲品叫『地們特色咖啡』和『純正咖啡』, 原來即是我們叫的黑咖啡齋啡和牛奶咖啡。別問我哪樣是齋啡哪樣是純啡, 我老是搞不清楚, 因為總是每樣一杯, 甘香濃郁,不帶酸澀。

 

每次去澳門總是吃吃吃, 尤其吃些香港吃不到或者走了樣的食物, 套蔡瀾先生的話, 當然就是一樂也。

 


http://s1/middle/611f13cbg8194758c1c50&690

 

http://s3/middle/611f13cbg819555eb2bc2&690

 

http://s12/middle/611f13cbg8195a8cf376b&690

http://s8/middle/611f13cbg819518953db7&690

http://s6/middle/611f13cbg81957ab40555&690

http://s10/middle/611f13cbg81947229c59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斬大嚿叉燒
后一篇:牛肉炒河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