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作业为何会情绪失控?
(2022-11-21 08:57:59)
标签:
东方考研985211双一流名校备考 |
分类: 考研之外 |
爱人常批评我,整天在外给大学生讲评论写作,什么时候给自己孩子讲讲?媒体报道过家长辅导作业时各种崩溃的场景,有崩溃到抹泪怀疑人生的妈妈,有捂着心脏时而苦口婆心时而狂吼的老父亲,有的感慨每次辅导时都觉得心脏突突的,只能一遍遍告诉自己孩子是亲生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作为在大学教新闻评论写作的老师,我觉得我应该是一个例外,辅导学生从来都不厌其烦,辅导自己的孩子写作文,肯定更没问题了!开始还父慈子孝其乐融融,可没想到场面很快失控了。
我讲写人物要抓住主要特征,体现与众不同的个性,找到最典型的那一点就行了,不需要面面俱到,就像画漫画。我觉得我讲得很清楚,方法简单实用,便让小曹同学用这种方法去描述一下语文老师,或者介绍下自己最好的朋友。小曹好像根本没听我刚才讲的,还是“产品说明书”式的介绍,抓不着重点。我情绪便上来了,刚才有没有认真听我讲?是不是又开小差了?特点和重心在哪里?
看我声音越来越大,小曹也不淡定起来:你是觉得我不专心吗?你能不能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另外,爸爸你辅导作业时能不能专心一点,别一边辅导作业一边看手机,要辅导就辅导,看手机就看手机。——本来都被前几句激怒了,后面那句让我冷静下来:是啊,小曹批评得对,总说孩子不专心,自己辅导时做到专心了吗?
认真反思了一下,这种情绪确实来自缺乏专注,因不专注而不耐烦。工作之余“挤”点时间辅导孩子作业,一边辅导一边还在做着其他事,在手机上处理工作,接电话跟人说事,并没有真正沉浸到和孩子的交流与辅导中,整个过程很难保持超过10分钟的专注。说孩子不专注,家长可能更不专注。
教学生评论写作时,那是工作和职业,专业能让自己保持长时间的沉浸。而作为家长“抽时间”去辅导孩子作业时,那种专心的沉浸是需要训练的。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曹林(北京时事评论员)
前一篇:我的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