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认最有效的学习法——费曼学习法

标签:
东方教育985211双一流名校备考 |
分类: 中学教育 |
在我们学习当中,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
好像听懂了,但做题还是不会;
上课非常认真地做笔记,学习也非常努力,就是成绩上不去;
给孩子补了大量课程,孩子越学越累,但考试依然不理想。
学生很苦恼,家长很困惑,但一直找不到解决办法。我想,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并没有真正把知识消化吸收。学生并没有理解课堂内容甚至可能经常走神,当然,学生有可能自己都没有觉察到,当家长说:你自己是不是没认真听课?
学生可能会义愤填膺地说:我怎么没认真听课,从头到尾都在听。学生一脸委屈。
那怎么办?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有一位农民父亲,他的女儿考上了清华,儿子北大。有人就好奇地问他:“你把两个孩子都拉扯进了象牙塔,是不是有什么绝招啊,说出来我们听听呗。”
农民父亲挠挠头,憨厚地说:“我这人没什么文化,也不懂什么绝招。只是觉得孩子上学花了那么多钱,不能白花了,就让孩子每天放学回家,把老师在学校讲的内容跟自己讲一遍,如果有弄不懂的地方就问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让孩子第二天问老师。”
(注:故事引自知乎作者:思维有了模型)
其实,这位农民父亲使用的就是费曼学习法,我在教学过程也一直在用这个方法。
先介绍一下费曼(1918-1988):
他是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仰慕也);
研究量子力学(牛人也);
13岁就学完微积分(我13岁还在小河抓鱼呢);
24岁参与“曼哈顿计划”,研究原子弹(YYDS)。
费曼学习法是指以教带学,通过教别人把知识进行巩固,或者说让学生复述知识进而巩固知识,这样操作,有几个好处: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2积极的问题归因,不用家长呵斥,学生能自己找问题、解决问题。
3提升思维的流畅性、逻辑性。
4利于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家长转为倾听、欣赏、帮助。
我在单词夏令营的教学过程,每天会预留1小时时间,让学生绘制当天的学习内容思维导图,可以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总结。学生很喜欢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沉浸式学习,进入心流状态。很多学生学完后效果明显,提升很快。我想,成功的原因之一是费曼学习法。一旦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构建,那他自然就会想办法解决知识盲点,有意识去做好预习、复习、听课管理等环节。
费曼学习法运用:思维导图复述知识
当然,这个方法需要家长陪伴,或者学生找到学习搭档。如果是家长陪伴,建议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全身心陪伴孩子,分学科、按步骤去倾听学生复述,必要时也做做笔记。当然,复述内容不限于课堂内容,我们还可以听听孩子在学校发生的故事,或者倾听一下他们的感受。我相信这样的沟通方式,会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这样的孩子一定会更加自信。
如果家长不在家怎么办?还有一个秘招:就是学生自己和自己对话,可以对着镜子说,也可以坐着默念,还也可以把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这是我一个外国朋友(Xander)分享他的英语学习方法时告诉我的。
在教育心理学里讲到复述策略和费曼学习法有共通之处。如下图所示:

迈克尔等人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其中,复述策略是在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策略。这句话引自教材,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多次在大脑中重复我们的学习内容,可以提高注意力,提高学习效能。而费曼学习法就是教我们通过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知识,简化知识,把书读薄,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最后,对于费曼学习法,
我想再借助哈佛案例教学法理论,给大家说一下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之间的差距。

大家看到这张图,正常的听讲,我们的吸收率只有5%,而教给别人却能达到90%。亲爱的同学们,各位家长,费曼学习法,你们赶紧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