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消费者而言,葡萄酒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随着国内葡萄酒消费升级,国内葡萄酒产业规模逐渐释放、越来越多的葡萄酒企业开始发力以酒庄酒为代表的高端市场,迷信“中国式葡萄酒庄”钱景。
日前,茅台和大连金石几乎在同一时间对外发布了其进军高端葡萄酒市场的酒庄战略,二者将分别投资3.2亿和2.5亿、兴建集“葡萄种植、葡萄酿酒、旅游参观、休闲度假”等诸多功能于一身的葡萄酒庄园。这也是继张裕烟台卡斯特酒庄、张裕爱斐堡北京国际酒庄、中粮君顶酒庄、中法王朝酒堡、甘肃莫高酒庄之后,又一批投资过亿的大型综合酒庄项目。
酒庄最早兴起于法国,其原本主旨是为了酿造出更好的葡萄酒,将葡萄种植、酿造、贮存、灌装等生产作业都在限定区域内完成;酒庄的精髓在于传承葡萄酿酒的专注精神、保证葡萄酒的优良血统,而非其建筑规模大小的与服务功能的多寡。
在中国,葡萄酒庄园的概念已经被严重变形,许多酒企在盲目追求酒庄建筑规模、旅游度假等服务功能的同时,却相当忽视了对葡萄酒品质的专注。为追求营销价值的最大化,诸多酒企不惜成本攀比酒庄的建造规模、服务功能配备,然后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及公关渠道传播放大。所以,即便是游历拉菲、拉图、木桐等世界名庄的葡萄酒大师来到中国,也都会为中国式葡萄酒庄之规模宏大所惊讶。
于是,酒庄俨然成了中国各酒企的营销招牌,而非酿造好酒的身份标签。中国式葡萄酒庄经营模式短期内可以为企业积累营销资源、提升市场份额及利润,但巨大的经营及营销成本投入将最终分摊到产品中,加大产品价格与实际价值的偏离,而为此埋单的消费者将越来越理性、转向消费物美价廉的洋葡萄酒,这也是近年来南非、智力等新世界国家葡萄酒对华出口增长迅猛的原因之一。长此以往,中国葡萄酒产业升级将受制于中国式葡萄酒庄经营模式,而中国葡萄酒将难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资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