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角吹寒,鸽声嘹亮——读《寒风暖鸽》

(2019-10-03 15:59:06)
标签:

常新港

砚斐聊书

寒风暖鸽

刘海龙

清角吹寒,鸽声嘹亮——读《寒风暖鸽》

书名:《寒风暖鸽》

作者:常新港

出版:天天出版社

适读:四五六


清角吹寒,鸽声嘹亮

——读《寒风暖鸽》

常新港老师的作品《寒风暖鸽》上市了,出版社给我寄来几本。我几乎读遍了常新港老师的书,对他的文字很亲切,从他的文字中,能寻到白山黑水的苍凉厚重,广袤富饶的黑土地是常老师文字的根,也是我的根。

故事的背景就是1945年的冬天。黎明前总是最黑暗的。所以我想,常老师这本书就是要让我们感受到,最冷,最黑的岁月,人们心里依然有星光闪耀,依然有鸽子飞翔。

常老师的作品,风格极其鲜明。文字锋利,情感却柔软。像是从西部利亚吹来的冷风,冷冽,坚硬,但是你能嗅到春天的味道,让人充满怀想与幻想。

我是个东北人,对东北的风雪饱含深情,尽管它是那么冷,那么锋利,但是我依然爱它,因为那是黑土地上刮过的风,飘落的雪。

东北真的很冷。1996年,我和父亲去集市上卖蘑菇,那天零下30多度。我在冰天雪地里站了一整天,卖掉了100多斤蘑菇,但是鼻子被冻坏了,骨裂。所以到现在,天气特别冷的时候,我的鼻子都会很痛。

哈尔滨在我印象中是个很大很大的城市,也是个很美很美的城市。每次去哈尔滨都要到中央大街走走,到啤酒屋坐坐,或者冰天雪地里吃上一根马迭尔冰棍儿。

我无法想象沦陷时期的哈尔滨是什么样的,但是我知道一定很冷,比任何时候都冷。

清角吹寒,鸽声嘹亮——读《寒风暖鸽》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东北的春天来了,最最漫长而寒冷的冬天结束了。死寂的城市,活了,孩子们可以在雪地上撒欢了。

故事中有三男孩,角色很重要。

鲁塔,犹太人,为了躲避战火,而来到中国,鲁塔的父亲是骨科医生,技术高超,他爱好和平,不愿意成为日本军方的军医。为了摆脱日本的纠缠,自断右手。鲁塔一家人在文中是善良而温顺的形象。

维卡,俄罗斯人,父亲老维卡是个作曲家,然而家国沦陷,客居异地,让他迷失了自我,只能借酒消愁。维卡一家人是非常奔放的形象。小维卡果敢,刚毅。薇拉热情活泼。老维卡,执着,痴狂。

马树,故事的主人公,普通的中国孩子,善良,淳朴,且不屈不挠。父亲依靠卖猪头肉养家糊口,刚直淳朴,但是深明大义,是个非常典型的北方汉子形象。马树一家人是非常典型的中华儿女想象,在困境中不屈不挠,不卑不亢,但是热爱生活,心底善良。

故事当中还有三个虽然不是主角但是不可或缺的形象。

其一,三轮车夫董四。董四是个小人物,但是作用非常重要,在这里主要是起粘合作用,作者借助这个董四的形象把家国联系起来。董四参加抗日队伍,爸爸暗中保护,这是卫国,此细节,表现忠诚之道。董四救助日本遗孤,妈妈悄悄收养,这是救人,此细节,表现人伦之道。

其二,犹太学校校长刘胤。刘胤是中国人,爱好生活,爱好艺术,爱好和平。当老维卡被日本人缉捕时,主动保护老维卡的至宝蓓尔森钢琴。这个人物在结构上不如董四更重要,但是在故事的走向上,不可或缺。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出现,才让老维卡的精神不灭,老维卡的一家才能安然无恙。

其三,日本典当行老板,松谷一郎。老维卡生活落魄,以典当家什维持生计,甚至最困难的时候变卖了老母亲遗像的镜框。因此,松谷一郎与老维卡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始终觊觎老维卡的蓓尔森钢琴。作者在处理松谷一郎的时候,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将松谷一郎的形象稍加处理,为其附加了一个音乐光环,使得人物形象更丰富,同时人性更饱满。然而,只要细读,稍加思考,不难判断出作者的用意。

整本书出场的人物不多,但是不管是哪一个,都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每一个人在1945年的哈尔滨都留下了自己故事。

故事基本围绕着三个男孩子展开,牵扯出三个家庭的不同生活轨迹,让我们看到不论种族,更无论肤色,大家对待战争的态度是一致。

马树和鲁塔因为猫的归属问题而心存罅隙,但是却因为共同帮助一个陌生人,而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随着马树对鲁塔爸爸的认识逐渐清晰明了,对鲁塔一家人的信任和同情也与日俱增。鲁塔回国之前,将母亲的坟墓托付马树照看,这可以视作鲁塔对马树最大的信任。

马树对小维卡的偷盗行为心存不满,对老维卡终日醉醺醺无所事事也无法理解,然而却对小维卡对家人名誉的维护而心生敬意,尤其是小维卡对妹妹的呵护让马树肃然起敬。马树真正和小维卡建立友情有四件事。马树以酒当药,让老维卡迅速苏醒;和小维卡兄妹一起参与保护蓓尔森钢琴;跳入冰冷刺骨的江水中帮助小维卡解救父亲;马树不避危险,和小维卡一起去为老维卡辩护。

马树的形象无疑是最饱满了。

他不卑不亢,敢于和爸爸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是儿童文学里关于家庭关系这个话题最有力的表达:我们需要倾听孩子的声音。。

他不屈不挠,面对打压欺凌,选择反抗。这是成长小说里,经常涉及到的话题,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处世之道。始终抱着和平之心,但是不排除使用武力。

他爱憎分明,又敢作敢当,对薇拉带着朦胧的爱恋,青涩而含蓄,他对林栋带着深刻的痛恨,但是在决计报复的关键时刻,却一笑泯恩仇。

整个故事虽然历史背景设定在黑暗而寒冷的1945年冬天,然而起起伏伏中,我们能见到不过民族,不同肤色的孩子是如何在逆境中倔强成长的,他们在寒冷的冬天,带给我们温暖。

挫折和苦难是常新港老师作品中的比较常见的话题,我始终觉得常新港老师有一种悲悯情怀,不管是这部作品,还是以前的其他作品,读罢,仿佛总能透过文字看到一个眉头紧锁的深沉的人。在我的想象中,他有时候会站在阳台上,望着暗夜不变的黑暗。有时候会宁静地坐在一棵树下,心事重重的样子;有时候,他又会疯狂运动,大汗淋漓。正如在出版社对常老师的参访中提到的,在风雪中,在挫折中长大的孩子,更坚强,更勇敢。

这本书与以往的故事略有不同,无论是封面设计,还是语言都更含蓄一些,更克制一些,但是想像的空间似乎又更多了一些。

《寒风暖鸽》这本书的封面是四个孩子手捧着一直白色的鸽子,寓意着未来一代呵护着和平,缔造友谊。然而书中并没有四个孩子手捧白鸽这个细节,或许有的孩子会问,鸽子在哪?

我可以告诉你,1945年的冬天,鸽子在哈尔滨城市的天空上飞,在一群孩子的心头上飞。清角吹寒,鸽声嘹亮,就像故事的最后一段说的那样:在那个时刻,马树还没有意识到,其实最能让他安慰的,是这个世界上最最漫长的寒冷已渐渐远去。

 

2019/10/3

 




清角吹寒,鸽声嘹亮——读《寒风暖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