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斐聊书——常新港《爱唱歌的大嘴牛》

标签:
育儿 |
分类: 聊书 |
书名:《爱唱歌的大嘴牛》
作者:常新港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适合对象:三四年级
趣味指数:三星
生活,总是需要点别样的颜色
——读《爱唱歌的大嘴牛》
文/刘海龙
国内写动物小说的作家不多,写得特别好的就更少。刘先平和沈石溪是两个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在校园里的影响比较大。后来的格日勒其木格·黑鹤让我们看到了更有原始色彩的动物小说。黑鹤的影响力在当今儿童文学界也不容小觑。除了这三位,还有很多以动物小说为主创内容的作家,让我们有机会欣赏到更多样,更个性的动物小说。很令我高兴的是,我一直关注的常新港老师也开始写动物小说了。
其实常新港最擅长的并不是动物小说,而是成长小说,尤其是短篇。他最近创作了一批动物励志小说,其中就包括《懂艺术的牛》,这本书还有不同的版本,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爱唱歌的大嘴牛》。
大嘴牛,是一只小牛,估计顶多两岁。不要意外,因为牛的寿命没有那么长,通常一头牛十几岁就已经进入老年了,三四岁已经是成年牛了,如果驯养的好,完全能够下地干活,担负起拉车犁地的重担。大嘴牛还很小,还不懂牛的使命,牛的职责,甚至爸爸对它说的话它都听不明白。它的爸爸是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是主人喜欢的、勤勤恳恳的好黄牛,主人一家人都亲切地叫它老黄。在老黄的观念中,牛的职责,就是为主人干活,尽其所能地为主人干更多的活。它常常告诫自己的儿子:牛,要用自己的忠诚和勤劳征服人类,不要想着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但是,偏偏大嘴牛是一头不安分的牛,是一头很有思想的牛!它拥有人类都望尘莫及的高亢嗓音!说高亢,那其实都有点委屈大嘴牛了,应该是具有穿透力和杀伤力,牛棚里的灯泡都被大嘴牛的叫声震碎了,你可以想想一下那声音的威力。后来,大嘴牛在一只蟋蟀的帮助和训练下,学会了吹箫和练声,歌声也越来越动听。慢慢地,爸爸和哥哥也开始觉得大嘴牛是一头不平凡的牛。最后,大嘴牛凭借着自己独特的歌声进入了马戏团,成了一头明星牛……
这是多么奇妙的故事!
最初读完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E·B·《吹小号的天鹅》,以及张之路的《傻鸭子欧巴儿》。这三本书有一些相似之处,当然这并非指故事内容上的雷同,而是构思逻辑上的相似。
《吹小号的天鹅》是讲述一只生下来就有不能发声这一致命缺陷的天鹅,克服种种困难和命运抗争并获得成的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天鹅学会了吹号,让自己能够和其他天鹅一样享受美妙的生活。
《傻鸭子欧巴儿》中的欧巴儿是出生在养鸭场的傻鸭子,差点儿就和其他的同伴一样,变成人们餐桌上的烤鸭。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乐团吹奏黑管的老黑管爷爷把它带回家,给它取名叫欧巴儿,因为它的声音很像乐器中的双簧管(音译为“欧巴儿”)。为了抚慰孤独的老黑管,欧巴儿努力地学唱歌,学说话,学习像单簧管一样唱出美妙的旋律。
这三本书有相似之处,却又各有千秋。《爱唱歌的大嘴牛》在某种程度上,还带有浓重的成长小说的影子。比如爸爸老黄和儿子大嘴牛之间的代沟,这种矛盾冲突在常新港老师的成长小说中,很常见,只是此刻淡化了。尤其是在刻画大嘴牛的孤单的时候,手法依然是在写人。
我想说无论是校园成长小说,还是动物小说,常新港的作品都带有自己的标签,真诚,犀利,他并不避讳,也不敷衍,就是明白真切地告诉你,成长中总有那么多无奈。当我们把有色眼睛摘下来的时候,才会发现其实我们和孩子是一样的色彩。不过,说真的,生活真的需要点别样的颜色!
http://s4/mw690/001MgBdPgy6VyxFzaVB7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