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怎样分析产品的用户体验

(2011-11-11 15:43:18)
标签:

交互设计

用户体验

分类: 互联网
一般来讲,产品(不仅仅是产品,一套服务也是如此)的用户体验包括这么几个部分:架构、导航、交互、呈现。
架构是最早一个产品设计就应该考虑的东西,它将是整个体验里面站得最靠底层的东西,用户一般不会直接接触到它。但是它却会最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产品的体验(统计数字是80%的相关问题会由这个产生)。这个架构不同于软件工程里面的架构,它解决的问题无非包括这么几类:
1
、西红柿是水果还是蔬菜? 就是归类的问题。
2
、西红柿应该放在桌子(desktop)上,还是放在桌子上的篮子里?就是信息的层级深度问题。
3
、桌子上放几个篮子?信息的广度问题

当然具体起来,架构还包括很多其他的东西,但这三个问题解决了,大的方面也就解决了。

导航是架构的傀儡,他背后是架构,导航听架构的指使来引导(有可能是误导)用户。用户通过导航来了解系统的架构,建立心理模型。导航解决这么几个问题:
1
、怎样从上海到杭州?“怎么去的问题”是火车呢,还是汽车呢,还是飞机呢。有明确而熟悉的提示。
2
、路上到了嘉兴,有没有牌子指示一下呢?“我在哪里的问题”

导航是分层级的,有系统级的,有任务级的,但所有的层级无非都是基本解决上面两个主要的问题。

交互是指系统和用户的对话,这里面包含的内容就比较多了,可以想象成你和另外一个人对话,谈的话题可能有很多种:
1
、是打手势,还是抛媚眼? 最基本的输入和输出方式的问题,比如键盘、触摸屏、把手、屏幕、声音等都是这个层级的选择问题。
2
、该哭就哭,该笑就笑,千万不要假装。 解决一个affordance的问题,一直比较觉得比较难翻译这个词,今天突然发现,可以用“直观性”来表示。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做一个控件(或者操作的暗示),必须它的行为和模样对应。按钮应该长得像按钮、把手就应该像把手,穿着西装出现在垃圾场,是不是不协调。

待续先....

昨天碰上开会,没能写完。今天继续完成这四块。

交互部分除了1、输入输出方式;2、操作的直观性之外;还有合适控件的选择、帮助信息的呈现方式、错误信息的提示等多个部分,内容包括多个模块,但是如果综合起来分析的话,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交互流程和每个流程环节的具体实现方式两个部分,这样就比较清晰易懂了。

呈现,就是化妆啦。不过这里的化妆不仅仅是为了好看,也就是说不仅仅是目前很多人讲的GUI,化妆还有一个基本的作用,就是让别人认出你的鼻子和眼睛,不要搞混了。

产品的呈现方面从大到小包括多个方面,比较高层次就是,眼霜和口红的区分,把口红涂满全脸,用户看到肯定晕菜,但是现在很多网站都是这样,Flash、大图片满天飞。这个层次主要就是决定一个页面的布局层次,这个层次需要从颜色、大小、组块等各个方面一起来支持,不可或缺。

布局好了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注意力的分配问题,基本的原则是要记住的:看一个脸首先看的是眼,其次是鼻子,然后是其他....一个页面也有类似的规律,首先看的是动的、然后是图片、然后是大的文字。大小、红色、动态、新颖等也会在这里面起到不同的作用。当然,还有一个需要非常注意的是,虽然你可以把内容的主要程度按照这个规律来排列,但是切记现在用户因为广告的负面效应,很多动态的效果虽然会被第一时间注意到,但是会被马上屏蔽为不重要内容。

这些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的就是文字的字体、大小、可读性等多个比较琐碎的因素。

这些工作中有一些是需要交互设计师和GUI一起来完成的,需要有一套规范来指导,不能仅凭主观感受。

这四个因素简略讲起来,就是这样,但在实际产品中,可能需要在每个因素下面又分为很多细的东西。

最后,理顺一下这四个方面的关系:架构和交互可以说是一个剧本,一个导演,都是电影里不能直接看不到的,需要琢磨的,但是他们作用极大,可以决定一个电影的大部分质量;导航和呈现是主角和群众演员,没有导航,电影根本没法演,群众一个两个演的不好,会有问题,但是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一群都配合不好,别人都在哭,他却在笑,也会使得电影变成马戏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