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憑栏意。
本想以” 一缕孤烟细”作博客名,一查竟有十位一缕孤烟了,而有关关键词的文章更在上万篇,吓我一跳。这首词有点悲怆,伤感,难道现在还有这么多人孤独愁闷,恨无知音,愁无双翼?我当初在内蒙时特别喜欢它,因为跟当时的心境很吻合:由于”文化大革命”大学停止招生(后来的”工农兵”大学生是靠推荐我们没有资格)。刚下乡时还有一股豪情,慢慢地回城的回城,上学的上学,我也去了煤矿(一个由劳改矿成的单位。人员复杂,气氛沉闷;交通不便,消息闭塞;设备简陋,条件艰苦;工伤事故频发,死人是经常的)。而我原来的学校__师大女附中都是各校拔来的尖子,听的又都是要作栋梁之材的教导。个个都认为”世界是我们的”上大学理所当然,成名立业不在话下。身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影响了我们的作人理念,学校又助长着我们的傲气。可现实相差太远:
“不甘心”又无可奈何,
“不理解”也就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的前途,也不知道社会会怎么变化。身不由己,惶惶然;一家人东南西北,谁也顾不上谁,想见都难……”雨恨云愁”,太贴切了,第一句就刻骨铭心。后来的变化有目共睹,我们个人也在”天天向上”__拿下大专文凭,调回北京,得授高级职称,当上小处长。然后"功得圆满”,光荣退休。工资长了又长,孩子争气,有房有车,一大家子热热闹闹.但我仍旧”痴心不改”,喜爱这首词。
它,含蓄深沉,言而不尽:
虽然我们国家和个人经历了很多坎坷磨难,失去了很多。否则:国会更强,民会更富,个人也会更有作为。但”江南依旧称佳丽”,祖国河山依旧美好,历史的车轮永远滚滚向前。不以人为,不以己悲.。过去的酸甜苦辣仍历历在目,历史永远不能忘记!
我虽然已经进入老年,可我们追求的不只是健康,也许我们作不了什么大事了,但我们还可以说,让人们了解过去,理解我们,总结历史。这就是更广意的”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憑栏意”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