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恐怖的动物故事

(2013-04-09 10:18:52)
标签:

幸存者

蚂蚁

大象

悲剧

分类: 不了情缘---动物世界

   http://s15/mw690/611c695egd2db1967168e&690从小就喜欢看书,什么类型的书都看。有些书看过就忘,而有些却历久不忘,几十年后仍记忆犹新。回想一下,我看过的有关动物方面的,两种情况最难忘:一是有趣的,一是恐怖的。所以我分别整理了一下。

  即使是恐怖的也有它的道理。因为我们不了解,所以我们惧怕,其实很多很厉害的动物都可以和人和平共处,甚至建立友谊。从另一方面说自然界中为了生存的斗争有时就是残酷的,尤其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更可能是惨烈的,还可能是人类逼迫的。

   我们原来崇尚“天不怕地不怕”,自认为是地球的主宰,肆意破坏和挥霍一切生灵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但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的。人类若不节制将来会把自己也逼入绝境。

   我们应该敬畏大自然,敬畏其它生命。可怕的不是毒蛇猛兽、风雨无常,而是作为人类的我们的无知和自私。无知导致狂妄,自私引来贪婪,那离世界的毁灭也就不远了,那时人类可以独善其身吗?!

   蚂蚁

   蚂蚁应该说是我们常见的最小的动物,很多人因为它们的渺小而视而不见,可千万只,上千万只的蚂蚁集合形成的蚂蚁“大军”,却能所向披靡,势不可挡,令所有的活物望而生畏,难脱覆灭的命运。

   *不记得书名,只记得那是写二战时期非洲战场的,描写一个英国连队的遭遇。

   在一次遭遇战中,英国人不敌德寇损失惨重,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退入茂密的热带丛林。一路披荆斩棘,又有不少人由于炎热和饥渴陆续倒下,剩余的几十人终于找到一个小水塘,疲惫不堪的士兵们东倒西歪,有人没喝两口水就昏昏入睡。突然有人觉得皮肤疼痛,只见无数蚂蚁正奋力地往身上爬,越来越多,而且源源不断有蚂蚁簇拥而来。

   原来是受一路倒毙的尸体引导,在这个倒霉的连队刚刚到达不久,蚂蚁大军也跟踪而至。手拿现代武器的战士在小小的蚂蚁面前无能为力、束手无策的士兵们在蚂蚁的啃噬下,又蹦又跳,咒骂哀嚎。有人不顾一切跳入水塘,眼见着岸上的战友们在蚂蚁的攻击下疯狂扭动、绝望倒地,无声无息地变成白骨。哀伤的幸存者还以为有水的隔绝,能够绝处逢生,逃过一劫。这时更恐怖的一幕出现了,蚂蚁大军并没停下脚步,在消灭了陆上的人以后,聚集在岸边,不顾死活地扑向水中,刹那间水面上漂起一层蚂蚁浮尸。后面的踏着浮尸继续涌进,再后来蚂蚁抱成了一个个比足球还大的团,翻滚着前进。尽管在外层的蚂蚁不断掉落、淹死,但显然比独自作战的牺牲少多了。在持续不断的蚂蚁的补充下,奋勇当先的蚂蚁前赴后继,逐渐逼近那几位幸运逃脱的士兵.....没有多久,一切归于静寂,除了森森白骨和士兵们的武器、水壶,还有就是被死蚂蚁铺满了的水塘。

   英军指挥部一直在不懈地寻找这支失去联系的连队,终于在当地向导的帮助下找到他们,当时惨烈的遗迹情景让每一位见证者毛骨悚然。

   *关于勘探队的一个故事

    在我国一个大沙漠中的勘探队。某日,派出一辆车,并派了一位技术员随车押送地质标本和勘探资料。原本两天可抵达指挥部的汽车第三日仍无音讯,而据有关天气情报,那地区曾发生过沙尘暴。莫不是迷路了,勘探队和指挥部分别派出多支队伍多方寻找渺无音信,便向北京地质部(那时还没改成国土资源部)请求支援。

   在北京正准备派遣直升飞机出发时,收到南京急电。报告说:南京地区一位信鸽爱好者的鸽子,在参加新疆至南京的远程大赛中带回一张纸条。这位养鸽人有好几只信鸽参赛,其它几只都在正常时间内回到南京,只有这只晚了两天才回来。本来以为它遇到了不幸,没想到还带回了一封求救信,于是信鸽协会通过南京政府及时汇报给北京。北京指示迅速护送信鸽及其主人到北京,然后直升机带着信鸽立即出发到沙漠空中搜寻。

    在信鸽的带领下,直升机找到了被风沙掩埋了一半的汽车。但汽车没有轮胎,车身油漆斑驳。车厢里有两具人骨架,离汽车不远有一架残缺不全的狼骨头。于是有人猜测遇到了狼,但狼不会把头发和衣服都吃了,而且狼也没有留下一缕毛发。在非雨季的干旱大沙漠,不足一星期是不会这么快就腐烂的。

    仔细检查现场,救援人员发现了两位遇难者写在烟盒纸上,锁在铁制标本箱中的留言。

    他们写道:第二天遇到沙尘暴,汽车偏离了道路陷在沙地里。风停了,一只疲惫的信鸽降落在他们的汽车上。他们急中生智,把一张纸条塞进信鸽的脚环中。夜里他们被狼群包围了,打开车灯也吓不走,只好每隔一会放一枪。如此僵持到天亮,他们知道碰到这么大群狼是不能打头狼的,狼们会报仇,而他们的子弹也快没了,不能再维持下去,于是决定打一只老狼。(前面的是身强力壮的年轻狼,中间是母狼和小狼,最后是威风不再、地位低下的老狼。)狼们在枪响后愣了一愣,转身一拥而上把老狼撕了。但过后重新整顿好包围圈,丝毫没有却退的意思,看来它们的确太饿了,因为听说绝大多数猛兽在没有受到威胁(它自认为的)和饿极了的时候是不会主动袭击人的。

   正在他们无计可施时,坚持了一夜半天的狼群突然惊慌地撤退了。有什么比饥饿中的狼群更可怕-----在强烈的阳光下,一条金色的带子正蜿蜒地向他们移动,那是沙漠蚁,应该是闻到了血腥味。他们知道如此境况下看似小小的蚂蚁,一旦组成庞大的“军队”必将所向无敌,他们已经在劫难逃,匆忙中留下了这绝封命书。

  

   写的是不是发生在我国都忘了,但内容印象深刻。

   那是一天清晨,村民们吃惊地看到很多很多条蛇,爬满了一户人家房前屋后。树上挂着,地上趴着,成堆成伙、大大小小、各式各样,不计其数。平时我是最怕这种软体动物的,想一想都头皮发麻。

   所以这么多蛇聚集到一块,就是因为这屋主人昨天打死了一条大蛇。可能它是蛇王吧,才招引了这么多蛇为它报仇。

   大象

   这可不是书上的,是我听几位去西双版纳考察的人讲的。

   在人类不断地扩张,无限度地开发下,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人与动物的冲突也时有发生。野生动物最繁盛的西双版纳莫不如此,致使野象与人争食,时常产生争斗。

   有人说动物都怕火,所以也怕红色,大家就挂红布。这可算小看大象了,火和红布能一样吗?真是白费心机,于是敲锣打鼓,大象很快就明白了这是虚张声势。也有人不惜血本安电网,大象也不用人教,就学会了先推倒大树砸坏电网,电网短路了,也就阻挡不了了。有一位农妇感到万般无奈在大象必经之路挖了一个陷阱,用的是以前捕猎的毒招,这是在当时为保护野生动物已被禁止使用的。一头淘气小象非要走在母象的前面,没有经验的它正高兴呢,一脚踏空掉了下去命丧黄泉。象群在坑边哀嚎了很久,慢慢离去,象妈妈忽然像发了疯一样冲进寨子,直奔农妇家,左冲右突连撞带拆,忽于之间房倒屋塌成了一片废墟。愤怒的大象还余怒未消,用象鼻卷起农妇摔在地上,几脚下去一命呜呼。

   人们把农妇埋在后山,第二天坟墓就让象妈妈刨开了,再埋,再刨。最后只好运到县城火葬。

   这些年人们提高了环保意识,动物的生存环境也有改善,希望这样的悲剧不会再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