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座:世界上最完美的裁缝
(2009-07-20 12:26:39)
标签:
处女座迈克尔·杰克逊娱乐 |
分类: 美文美奂-幻幻幻 |
谨以此文,献给尊敬的A型处女座迈克尔·杰克逊。
手记:很遗憾,在他去世之前,除了漂白皮肤和娈童案之类的负面新闻,我对迈克尔·杰克逊本人一无所知,我甚至没有听过他任何一首歌曲
,看过他任何一曲舞步——我是在最近,才终于决定将这个伟大的人物列入我所尊崇的学习榜样。其他人也许并不知道这个决定有多么困难,因为,他们并不了解我们A型处女座。因为我们自身无处不在的完美主义倾向,我们挑剔所有一切事物,任何一样东西,在我们眼中,总是存有缺陷的,所以,要让我们产生崇拜之情,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我们总是对世人宣称:我们只崇拜自己——可即使是我们自己,在我们眼中,也是很有缺陷的——没办法,任何一个人的优点,在另一个时候,都会演变成缺陷,所以,这世界上,绝不会有真正的完美存在。
最近这两天,认真地拜读了迈克尔·杰克逊的自传《Moonwalk》三遍,我决定要从这个人身上,学到点关于职场方面的道理,以便于完成我那个突然心血来潮的专题,当然,我必须要承认,某密友是迈克尔·杰克逊的粉丝之一,她对我对杰克逊去世所采取的轻蔑而冷漠态度感到非常恼火,这也是促成我了解这个人的内心的重要原因——很羞愧,其实我读这本《Moonwalk》的原初目的,不过是为了证实这个人身上有某种性格上的本质缺陷而已,因为每个成为明星的人,最后,都会陷入同样一个泥沼,那就是:志得意满飘飘然,错把自己过去的辉煌当作永恒的未来——比如,如今正被某些媒体捧着与迈克尔·杰克逊相提并论的周杰伦。即使这个人在他的传记中表现出一种谦虚的态度,但是我想,那些故作谦虚的人总会有露出马脚的时候,而这任何一丝迹象,都绝不会瞒过我的眼睛,因为,我是拿着放大镜来看的,不是吗?
可是,随着《太空步》的脚步,我内心涌起了一种半掺杂着羞愧半掺杂着喜悦的心情。这一方面因为我发现,我的原初目的于这个永远保持在12岁的天真而纯洁的人来说,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污蔑!而另一方面,我在这本书里,看着这个人们眼中的天王巨星是如何一直在孤独中挣扎,是如何一直在追求着如何实现他脑海中那个永远也无法达到的理想境界。
你看,这才是真正处女座们的内心,即使知道那项目标是永远也无法达成的,他们也绝不会因此而绝望地将它抛掷一旁,再不去理会。
抱歉,手记太长了些,现在就转入正题。
正文:
处女座这个星座总是个惹来众多非议的星座,它内心不可遏止的挑剔冲动,让它树立了众多的敌人,可是,这并不妨碍它保持自己内心的平和,继续埋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我看来,无论处女座的人本身从事的是何种工作,都可以用“裁缝”这种工种来解说其中的涵义(自然,本文将以迈克尔·杰克逊为主要例证)。
众人是如何看待迈克尔·杰克逊在美国乐坛甚至世界乐坛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的?他有何种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数量如此庞大的歌迷?
有很多人将最终的原因,归结于他与生俱来的天赋。
可是,唯有迈克尔·杰克逊自己才知道,与其说他成功的秘诀来自于上天赐予的禀赋,还不如说是因为他一直以来的勤奋努力和那种永不满足的焦虑。
对处女座的人来说,无论是何种工作,都可以比喻为,他/她正在制造一件举世无双的衣裙。这件衣裙要制作成什么风格、什么样式?要做给谁穿?需要多大尺码?谁对这件衣裙有最终的否决权?……这些,也许,在最初的时候,他们只能模模糊糊有个大概的概念。但是,对于什么样的衣裙是完全不合格、无法拿出来示众这一点,他们却有异常清晰的概念。就像很多星座专家们所宣称的那样,处女座其实是个很具有破坏性的星座,在他们脑海中,首先想到的不是建设,而是破坏。不可否认,这是我们的嗜好。
这条裙子颜色太过刺眼,那条裙子样式不够醒目,这条裙子花边太过花哨了一些,那条裙子实在是太没有创意……一条又一条裙子被他们扔到一旁,直到积累成小山,也没有一件可以通过。尽管在别人眼中,这些裙子,已经算是够漂亮的了。
他们否定一切已经缝纫出来的作品,无论这作品是他们自己缝出来的,还是由别人缝出来的,统统不管,但是,只要有一点点让他们觉得不合宜的地方,他们是一定要指出来并要求修正的。我不知道这种标准来自于何方,但是我知道,自我出生以来,这种标准就已经根深蒂固于我的内心。(也许,有一些处女座不是这样的?)
因为,最完美的,永远是下一条,那条一直悬挂于脑海中,敦促他们重新捏起针线和剪刀,开始构想和缝制的裙子。
即使那条裙子某天被原封原样缝制了出来,但是,摊开来摆在床上的时候,似乎,依然有什么地方不完美——尽管他们说不出来到底是什么地方还不够完美。
对迈克尔·杰克逊来说,他的歌曲和舞蹈也依然是如此。歌迷们是宽宏大量的,但歌迷们也一样是挑剔苛刻的,也许他们可以原谅你今年没有创作出好的歌曲,也许他们原谅你今年在舞台上依然沿袭着去年的表现,可是,他们并不会永远原谅下去。迈克尔·杰克逊深谙这一道理,所以,他不但自己总在脑海中谋划如何更好地改善自己的歌曲,如何让自己的舞步能够引起更多的疯狂,如何让他的歌迷们自始至终都对他保有一份狂热和崇拜,如何吸引他们愿意走上街头,在那些音像店里购买他的唱片——即使,那是一个灰蒙蒙的下雨天。
他知道他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不断完美,从歌声到演唱技法,从衣装到舞步,每一个细节,每一颗细胞,都要在舞台上,有一个完美而全新的改变——他没有退路。
知道自己那条“裙子”最终模样的迈克尔·杰克逊,在他的一生中,也一直在“缝纫”。他把每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机会当作展现他缝制出来的“新裙子”的机会,他通过观众的反应,去判断这条“裙子”是否足够完美,他从孩童们最直觉最不加掩饰的反应中,去判断自己这条“新裙子”是否能够真正畅销。然而,有时候,尽管观众们很满意他的表现,但他自己仍然知道,还有些地方不够完美,所以,他继续揣摩,揣摩着下一条“裙子”该如何剪裁,如何捏针,选择哪种针法,该在哪个位置加上一道花边或者去掉一块布料。
揣摩的时候,其他人看不见;练习针法的时候,其他人看不见;缝制花边的时候,其他人看不见;举起剪刀心疼地剪掉缝坏了的“裙子”的时候,其他人也看不见……
他们能看见的,只有最后迈克尔·杰克逊端出来呈现于舞台上的那些东西,他们感慨上苍赐予了迈克尔·杰克逊如此多的天赋,他们妒忌他,以为上帝在创造他的时候,多给了他一些天赋,可是,他们看不到幕后的迈克尔·杰克逊究竟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付出了些什么样的努力。
“新闻媒介总是为我编出一些离奇古怪的故事,这种歪曲事实的做法让我很厌烦,我一般不怎么去看那些印刷出来的玩意儿,可我还是经常听到些荒唐的传闻。
我真不明白,他们有什么必要去杜撰那些关于我的事情。我猜也许是因为如果没有什么丑闻可供报道的话,他们就必须编出一些能让人感兴趣的事情。总的来看,我还算一帆风顺,每当我想到这点,总感到有点儿自豪。许多从事娱乐业的孩子都是因为吸毒而最终毁了他们自己,比如弗兰基•林蒙,鲍比•德里斯科尔等等一批童星。我能理解他们为什么去吸毒;你想想,他们这么小的年纪,就要承担那么巨大的压力,这该是一种多么艰难的生活呵!这些孩子中很少有人能像普通孩子那样生活的。”
在自传中,迈克尔·杰克逊这样写道。而这一切,不过是因为他比其他人更努力而已,所以,他甚至在自己21岁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已经是个苍老的八十岁的老头,因为他已经从业了十五年。这种努力无疑促使他在如此小的年纪就成为巨星,但是,我想,他也因此而缩短了自己生命的长度。
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不管这代价是高兴或是悲伤,不管这代价是轻盈还是沉重——谁也无法摆脱。因为,我们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必然,要放弃掉做另一些事情的机会。生命,就是这样。
合上《Moonwalk》,我想,此刻,我正在替迈克尔·杰克逊庆幸,因为,他终于可以停下追寻完美的脚步,让他的呼吸平缓下来,让他的心脏可以从此获得一个漫长而良好的休息。
从此以后,他再不会觉得疲倦,再不会觉得忧伤,再不会欣喜若狂,再也不用为了躲避那些镁光灯,而为自己戴上一个面具。他抛弃了整个世界,但他拥抱了自己,这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再伤害到他。
在天堂里,会有那些笑嘻嘻的、背上张开着透明翅膀的小天使们,拉着他的手,与他一起玩耍嬉戏,让他忘掉那条他还没有开始缝制的“下一条裙子”。
从此以后,我想,他再也不会觉得孤单。
(文章摘自水木清华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