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甲骨文及文字博物馆----辽西东蒙、河南探亲行9

(2018-01-06 20:32:58)
标签:

殷墟甲骨文

安阳文字博物馆

甲骨发现及甲骨学

文字发展史

分类: 云淡旅行
甲骨文及文字博物馆
----辽西东蒙、河南探亲行9                              拍摄于2017年10月4日
  ↓01.安阳市,金碧辉煌、庄重典雅的文字博物馆,屋顶周围的装饰图案,都是青铜器上的饰纹。据介绍,该馆总占地面积250亩,馆内由主馆、书法艺术展览馆、科普馆、研究中心等部分组成。
http://s14/mw690/001MfTZbzy7haw36rhPbd&690
              新的一年开始了,天高云淡问好所有的博友,咱将继续坚持所爱、所乐,继续坚持写、记录下去,感谢有你们的支持!
          ↓02.文字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有一个近20米高的“字坊”,其形状是甲骨文中的“字”这个字。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大都发现在河南安阳的殷墟,所以安阳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发源地,没有比安阳更适合建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地方了。也正因为如此,展览内容的第一部分就是甲骨文的发现及甲骨学。
http://s15/mw690/001MfTZbzy7haw3eNu6ce&690
                ↓03.去年国庆长假,天高云淡一行三人,赶在中秋节这天抵达了河南省安阳市,看望咱的大姑,老夫亲八十八岁的大姐。两位老姐弟双手紧握,十分开心,虽说平时也能在电话中说话聊天,但因近半年来大姑有恙在身,老父亲也不敢让她多劳神,大姑最小的外孙女要陪我们看看安阳市容,因此就来到了文字博物馆,离闭馆时间仅有一个小时了,我们仅仅看了一楼的甲骨文发现及甲骨学发展,以及二楼中国文字发展史的一小部分,只好恋恋不舍地走出文字博物馆。

可能图片较多,云淡不可能一一介绍,安阳文字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文字博物馆,非常值得亲眼看一看。

http://s2/mw690/001MfTZbzy7haw32PDP91&690
              ↓04.甲骨文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它出土于商代后期商王国都城所在地河南安阳殷墟。百年来在这里先后发现约13万片刻辞甲骨,记录了商代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信息,是研究商代社会弥足珍贵的资料。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等古老文字早已不再使用,唯有甲骨文穿越时空,将生命延续至今。

甲骨文和她的发现地安阳殷墟一起,揭示了3000多年前一个强大王朝背后的故事。威严的宫殿、辉煌的青铜文化和灿烂的文字成就,见证着历史,见证着文明。
http://s10/mw690/001MfTZbzy7haw2RRQlf9&690
              ↓05."一片甲骨惊天下” 一楼主要布展的是介绍甲骨文的发现和挖掘过程。  殷墟的发掘从1928年就开始了,建国之后发现的最大一批是1973年在安阳小屯发现的13000多片刻辞卜骨,但是其中真正的龟甲只有75片。龟壳据说是南方的品种,个头很大。各种龟甲中最大的一片叫做“武丁大龟”,长44厘米,宽33厘米,比两张常用的A4纸拼在一起还要大,后者长42厘米,宽29.7厘米。

殷墟甲骨文占卜类刻辞。殷墟占卜甲骨是贞人(占卜主持人)用以占卜的工具,“卜辞”即贞人在甲骨上刻写的卜筮记录。以王为中心的占卜记录称为“王卜辞”,殷墟卜辞以此为主。不以王为中心的卜问,(如“子”、“妇”等卜辞)称为“非王卜辞”。

http://s13/mw690/001MfTZbzy7haw2Q2pScc&690
             ↓06.从图4至图11,为甲骨文的发现、发掘和甲骨学研究。http://s11/mw690/001MfTZbzy7haw3ih182a&690
          ↓07.
http://s7/mw690/001MfTZbzy7haw2Ufqef6&690
             ↓08.
http://s11/mw690/001MfTZbzy7haw3c0tQ0a&690
                  ↓09.
http://s2/mw690/001MfTZbzy7haw3nBQJd1&690
                ↓10.
http://s12/mw690/001MfTZbzy7hawlLzon4b&690
              ↓11.
http://s1/mw690/001MfTZbzy7hawlLkli50&690
                 ↓12.
http://s13/mw690/001MfTZbzy7hawlsDFi0c&690
                 ↓13.商代金文 自宋代以来,考古发掘见已著录商代有铭文的铜器6000余件,其中可确认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商代有铭铜器至少有1100余件。商代金文通常只有一到两个字,到商代晚期出现少数较长铭文。内容主要是族氏名号、先人日名与作器者名。一些铭文内容可以和甲骨刻辞相互印证。

以下为中国的文字发展史中的一部分。

 

http://s8/mw690/001MfTZbzy7hawlSicDf7&690
                      ↓14.鹿方鼎 商代晚期。现藏历史语言研究所(台北)。鼎四壁中部和四足上部均突出以鹿首纹为饰。铭文为鹿的侧视图像,象形意味及浓。http://s4/mw690/001MfTZbzy7hawlUjsvc3&690
                      ↓15.牛方鼎 商代晚期。现藏历史语言研究所(台北)。牛方鼎四壁中部和四足上部均突出以牛首纹为饰,且铭文为牛的侧视图像。http://s16/mw690/001MfTZbzy7hawlyJCD4f&690
                     ↓16.
http://s4/mw690/001MfTZbzy7hawlQo6Lb3&690
                    ↓17.
http://s9/mw690/001MfTZbzy7hawlzKRid8&690
                    ↓18.
http://s7/mw690/001MfTZbzy7hawm0gFUc6&690
              ↓19.
http://s13/mw690/001MfTZbzy7hawlSHxy6c&690
                     ↓20.逨盘(复制) 西周 陕西宝鸡眉县出土,原件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馆。http://s9/mw690/001MfTZbzy7hawm5cAo38&690
                      ↓21.
http://s4/mw690/001MfTZbzy7hawtYifV13&690
                    ↓22.
http://s2/mw690/001MfTZbzy7hawtH20xa1&690
                   ↓23.
http://s16/mw690/001MfTZbzy7hawtGXpl8f&690
                     ↓24.
http://s11/mw690/001MfTZbzy7hawu8FS25a&690
               ↓25.
http://s4/mw690/001MfTZbzy7hawu8nC333&690
                     ↓26.
http://s10/mw690/001MfTZbzy7hawu5VJTb9&690
                     ↓27.
http://s4/mw690/001MfTZbzy7hawud4Eb43&690
                      ↓28.
http://s10/mw690/001MfTZbzy7hawtPM0x19&690
                     ↓29.
http://s8/mw690/001MfTZbzy7hawu7sYTd7&690
                ↓30.
http://s6/mw690/001MfTZbzy7hawugnzf45&690
                   ↓31.
http://s3/mw690/001MfTZbzy7hawL1uVA52&690
                    ↓32.
http://s9/mw690/001MfTZbzy7hawKYcU8c8&690
                ↓33.
http://s13/mw690/001MfTZbzy7hawLk60Q9c&690
                    ↓34.
http://s3/mw690/001MfTZbzy7hawLh3Wi92&690
                  ↓35.
http://s6/mw690/001MfTZbzy7hawLs5F315&690
                   ↓36.
http://s7/mw690/001MfTZbzy7hawLwzau06&690
                ↓37.
http://s3/mw690/001MfTZbzy7hawL6Wlkd2&690
                    ↓38.
http://s4/mw690/001MfTZbzy7hawLqsRd73&690
                 ↓39.
http://s12/mw690/001MfTZbzy7hawLz2B5db&690
                    ↓40.
http://s15/mw690/001MfTZbzy7hawLcTvM1e&690
                 ↓41.
http://s1/mw690/001MfTZbzy7hawUsaqI40&690
                  ↓42.
http://s6/mw690/001MfTZbzy7hawU2kbb75&690
               ↓43.
http://s5/mw690/001MfTZbzy7hawUrKO884&690
                 ↓44.战国时期,形成了齐、燕,晋、楚、秦五大文字体系。除秦系文字较多地继承了西周文字特点外,其他四系文字都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所谓的“六国文字”。结构歧异、笔画多变,是六国文字最大的特点。战国中晚期,尤其是古隶产生后,趋异求同,壁画隶变已成为各系文字普遍的发展趋势。秦始皇“书同文”以传统的周秦系统文字取代了歧异的六国文字,以秦篆和秦隶统一六国古文,是文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http://s9/mw690/001MfTZbzy7hawUjH6008&690
                     ↓45.
http://s15/mw690/001MfTZbzy7hawUlOaO3e&690
              ↓46.
http://s9/mw690/001MfTZbzy7hawU7FIka8&690

感谢博友们浏览以上图文,祝福冬祺安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