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江三江口,江汇于此路始于此——再走东北之东3

(2016-11-26 16:16:16)
标签:

同三公路起点

松花江汇入黑龙江

天高云淡自驾游

分类: 云淡旅行

同江三江口,江汇于此路始于此

                                ——再走东北之东3                                  拍摄于2016年10月3日

http://s16/mw690/001MfTZbzy76Ie5QCez0f&690
         

同江市(佳木斯市代管),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松花江与黑龙江两江交汇处南岸。(我们要去东边的抚远县),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相望,边境线长170公里。

1858年和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的《中俄瑷珲和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割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三江口是松花江与黑龙江的汇合处,为中俄边境处,位于同江城东北4公里处,汇合后俗称“混同江”,故名为“三江口”,黑龙江自西而东流来,水呈墨绿色,平缓而坦荡;松花江泥沙较多呈黄色,黄色的松花江与黑色的黑龙江汇合后的江水汹涌澎湃,水色分明,东流数十里不混,是东北地区著名的自然奇观之一。
   变天了,降温了,潮湿寒冷。

   我们夫妇与两位老人,驾车出哈尔滨市区约一个多小时,到哈尔滨东高速入口,走哈同(哈尔滨至同江的高速580公里)高速,准备去抚远的黑瞎子岛,今天的目的地同江市。

   雨越下越大,车窗模糊,雨刷器刚抹去了雨水,密集的雨水扑面而来,哈同高速,双向四车道,货车很多,限速一百公里,不能跑太快,雨大控制车速。

   路旁的杨树一排排,树叶开始黄了,田野稻子金灿灿,玉米杆整齐地站成方块田,一片稻田连着一片玉米田。

    会发、方正一带种植的水稻成熟了,咱常在商场中看到有龙江方正大米卖,松花江平原土地肥沃,这里是粮食主产区。

    渐渐地白桦树多了,往林区过渡了。

   快天黑的时候抵达同江市三江口,三江口景区免费进入,冷风狂吼,吹的人站不住,但是婆婆妈和老父亲仍然兴致勃勃地下车拍照。第二天天晴了,一大早,我们再次来到三江口景区。在广场上有同三(三亚至同江)公路起点纪念碑。

   晚上住宿同江市新东方宾馆,国庆节期间,住宿紧张,从网上看到对这家宾馆的服务评价不错,所以选择了这里。它家宾馆的服务态度不错,我请求他们安排的住房最好在同一层楼,方便照顾老人,尽管网上预约的房间已经很紧张了,我没有预约,他们仍然想方设法满足我的要求,印象不错。新东方宾馆的对面是个东北亚广场,晚饭后可以在广场上散步,宾馆附近吃饭方便,右手有饺子和火锅,左手有一家粥店,主食花样挺多,早餐可以选择粥店。

http://s5/mw690/001MfTZbzy76IiZfZgo04&690
       

俯瞰三江口,图片来自百度,感谢作者。三江口是松花江与黑龙江的汇合处,为中俄边境处,位于同江城东北4公里处,汇合后俗称“混同江”,故名为“三江口”,黑龙江自西而东流来,水呈墨绿色,平缓而坦荡;松花江泥沙较多呈黄色,黄色的松花江与黑色的黑龙江汇合后的江水汹涌澎湃,水色分明,东流数十里不混,是东北地区著名的自然奇观之一。
http://s5/mw690/001MfTZbzy76Ie5H1uQb4&690

 变天了,降温了,潮湿寒冷。

   我们夫妇与两位老人,驾车出哈尔滨市区约一个多小时,到哈尔滨东高速入口,走哈同(哈尔滨至同江的高速580公里)高速,准备去抚远的黑瞎子岛,今天的目的地同江市。http://s6/mw690/001MfTZbzy76Ie5GAeN65&690  

    雨越下越大,车窗模糊,雨刷器刚抹去了雨水,密集的雨水扑面而来,哈同高速,双向四车道,货车很多,限速一百公里,不能跑太快,雨大控制车速。

   路旁的杨树一排排,树叶开始黄了,田野稻子金灿灿,玉米杆整齐地站成方块田,一片稻田连着一片玉米田。

    会发、方正一带种植的水稻成熟了,咱常在商场中看到有龙江方正大米卖,松花江平原土地肥沃,这里是粮食主产区。

    渐渐地白桦树多了,往林区过渡了。
http://s2/mw690/001MfTZbzy76Ie5GvkJc1&690

快天黑的时候抵达同江市三江口,三江口景区免费进入,冷风狂吼,吹的人站不住,但是婆婆妈和老父亲仍然兴致勃勃地下车拍照。第二天天晴了,一大早,我们再次来到三江口景区。在广场上有同三(三亚至同江)公路起点纪念碑。
http://s3/mw690/001MfTZbzy76Ie5DUe6a2&690

http://s4/mw690/001MfTZbzy76Ie5KEn153&690
      

江汇于此,路始于此,身后是同三公路纪念碑,两位老人每年都尽可能旅行,或跟团、或随我们自驾行、或疗养,婆婆妈更是我的榜样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http://s16/mw690/001MfTZbzy76IzVWPBZ5f&690


http://s16/mw690/001MfTZbzy76IeodMzd9f&690

http://s12/mw690/001MfTZbzy76Ieo8x070b&690

http://s10/mw690/001MfTZbzy76IeodJtT49&690
         黑龙江自西而东流来(第二天早上),水呈墨绿色,平缓而坦荡;松花江泥沙较多呈黄色,黄色的松花江与黑色的黑龙江汇合后的江水汹涌澎湃,水色分明,东流数十里不混,是东北地区著名的自然奇观之一。老父亲用手机拍照,随时发到家庭微信群中,老人学习使用微信,学习能力强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http://s11/mw690/001MfTZbzy76Ieocgci9a&690

三江口景区静悄悄地,江面宽阔,江水浩荡。
http://s14/mw690/001MfTZbzy76IeodQwB0d&690

昨天来的时候,尽管寒冷风大,还能看到几个游客,也许今天我们来的太早了,6点半就到这儿了,太阳升的真早啊,看不到游客,我们所处的是中国比较靠东的位置了。http://s12/mw690/001MfTZbzy76Ieod57t3b&690

http://s14/mw690/001MfTZbzy76IeohfU90d&690

http://s15/mw690/001MfTZbzy76Ieohzhcee&690

在景区广场的旁边,有一座建筑,建成窝棚“撮罗子”形状,赫哲族博物馆,免费参观,我随老父亲一起走进去看看。

 http://s2/mw690/001MfTZbzy76IhJLshre1&690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它的先民可以上溯先秦时代的肃慎人。
http://s13/mw690/001MfTZbzy76IhJLoxScc&690

http://s1/mw690/001MfTZbzy76IhJMsus00&690

http://s12/mw690/001MfTZbzy76IhJKNGr4b&690
               赫哲族先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的密山新开流肃慎文化时期,在先秦时称肃慎、汉魏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黑水靺鞨,赫哲名字的由来首先是在康熙二年(1663年)的《清实录》上记载并得以传承。清顺治初期,即自1644年(顺治元年)起的几年内,赫哲族被清政府“编户”形成族体。“赫哲”作为族称,最早见于官方文献是《清圣祖实录》:“康熙二年癸卯……三月、壬辰(公历166351日)命四姓库里哈等进贡貂皮,照赫哲等国例,在宁古塔收纳”,这里的“国”是女真各部,不是今天国家的概念。俄国东侵之后被分裂为跨国民族。居住在俄国境内的约一万余人,称为“那乃人”,居住在我国境内的约4600人,仍称“赫哲族”。
http://s14/mw690/001MfTZbzy76IhJMUt71d&690

2010年,全国共有赫哲族聚居地四处,分别是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和八岔赫哲族乡、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敖其镇的敖其村。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赫哲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渔猎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为人类文化史写下浓重的一笔。

http://s6/mw690/001MfTZbzy76IhJPb6td5&690
             赫哲族的图案艺术非常发达,他们常常在用鱼皮、兽皮制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绣制各种云纹、花草、蝴蝶及几何形图案等。在餐具、桦皮制品上雕刻各种二方连续纹样、云纹、山水、花朵、鸟兽等,形象生动,造型美观别致。妇女们在衣襟、披肩、腰搭、帽子、裤腿等处用彩线刺绣的花纹、图案更为精美。尤其是日用品上的彩绣如“雄鸡衔花”、“花篮与莲藕”等图案,构图新颖别致,格外精彩。赫哲族在不同制品上刺绣、接拼的各种花纹图案,以其独特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赫哲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审美的群体意识。

鱼皮服饰:鱼皮衣服是过去赫哲族独有的民族服装。鱼皮衣服是把鲢鱼、鲤鱼等鱼皮完整地剥下来,晾干去鳞,用木棒槌捶打得像棉布一样柔软,用鲢鱼皮线缝制而成。受满族服饰的影响,鱼皮衣多为长衣服,主要是妇女们穿用。
http://s3/mw690/001MfTZbzy76IhJTlRM52&690

http://s5/mw690/001MfTZbzy76IhJR9L694&690

http://s6/mw690/001MfTZbzy76IhJTuQd15&690

http://s14/mw690/001MfTZbzy76IhJWUe92d&690

赫哲族人的信仰,萨满教,跳萨满舞。


http://s9/mw690/001MfTZbzy76IhNlA7e98&690

http://s2/mw690/001MfTZbzy76IhNmv8Re1&690

http://s9/mw690/001MfTZbzy76IhNkc9ab8&690

http://s12/mw690/001MfTZbzy76IhNke3V7b&690
       赫哲族的图案艺术,用鱼皮制作的年画,赫哲族婚礼送亲、拜堂等场面,非常生动别致。
http://s4/mw690/001MfTZbzy76IhNkAx5e3&690

http://s15/mw690/001MfTZbzy77t69iAd8be&690


 感谢博友们浏览,祝周末愉快!吉祥如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