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金第一塔 良乡塔

(2017-06-14 21:25:28)
标签:

良乡塔

辽代

古塔

阁楼式佛塔

分类: 走南闯北

辽金第一塔 <wbr>良乡塔
辽金古塔里有几个精品,比如内蒙庆州白塔,呼和浩特白塔,涿州双塔,但要说辽金第一塔,至少我认为首推良乡塔。

 

良乡塔最初名字和年代已不可考,所谓隋代始建和尉迟敬德重修,跟今天这座塔应该毫无联系。今天说他是辽塔或许是外形考证出来的,或许地方志有记载,但这座塔最初的名字和具体建于什么年代则不得而知。但从这座砖塔的建筑手法与云居寺北塔和孔水洞辽塔有大量相同可知,这座塔建造的年代大体上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既十一世纪-十二世纪。据说孟良焦赞去北国盗令公遗骨就是在这里。。。当然这显然很扯,杨家将这部书我不爱听,感觉老杨家太愚忠了。要是我,早投北国了。 


说良乡塔是辽金第一塔,这里我也不是三只蛤蟆五只眼——闭眼睛瞎说。我这么说也算有点根据。砖塔的优劣主要看两条,第一条是外部装饰,一条是内部结构,良乡塔两条全占。首先说内部结构,良乡塔的内部空间应该是很大的,并且结构比较复杂,内部不但有环廊,还有楼梯。这一条就能超越很多没有内部空间或者说只有简单密室塔室的辽塔。第二就是外部形象。关于这一点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就是良乡塔的外形现在看是非常丑陋的,直上直下,就跟一根大甘蔗一样。这样丑陋的外貌如何担当的起所谓辽金第一塔。这正是我认为良乡塔是辽金第一塔的主要原因,就是单从这个磕碜的外形,我判断,这座塔初建的时候百分之一万有木构塔檐。也就是说现存这么多的辽塔中,良乡塔或许是唯一有木构外檐的砖塔(实际上中京大明塔也有,但只有一层)。良乡塔复原之后的状态应该十分接近应县木塔,单就外形来说能称得上是辽塔之冠。(应县木塔应该不算塔,而是个大阁楼)

技术含量领先,外部形态优美,这就是完好无损的良乡塔应该有的样子,但今天,显然不是这样。

辽金第一塔 <wbr>良乡塔
且不说古塔公园内部荒凉破败犹如切尔诺贝利,就是说这塔的修缮,看完了云居寺之后,良乡塔的状态只能用疾病缠身来形容。然而这并抵挡不住这座塔告诉你很多重要信息。


辽金第一塔 <wbr>良乡塔
良乡塔的塔檐斗拱采用五辅作重拱偷心跳样式(我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这在砖塔里算是很高级的一种做法了,毕竟砖头不是木头。

辽金第一塔 <wbr>良乡塔
窗户还是直棂假窗,砖塔的所谓窗户其实应该是四面的券门。

辽金第一塔 <wbr>良乡塔
这个塔我去的时候不让上大门一锁,就算文物保护了,这太对不起门口老头收我的那五块钱了。所以这塔内部啥样,我真心不知道,但从外面观察,我发现里面大多数结构不是拱券,而是叠涩。仅仅外面一层有一层单薄的拱券,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叠涩做法相对容易省料。

辽金第一塔 <wbr>良乡塔
与所有辽塔一样,良乡塔下面也有一个大号须弥座,以至于也不是到是谁在塔外修了一座相当丑陋的砖桥从地面直通一层塔门。须弥座部分,我又看到了这种做法。首先是一只大斗坐在一个。。。应该是大号拱上,而大斗上只承托一根替木。斗之间的空隙用狮头填充。这种做法同时出现在孔水洞辽塔和云居寺北塔上,甚至也出现在北镇双塔的基座上。看来这个做法在辽代似乎很流行,也必然来源于一种成熟的木构做法。可这种类似驼峰一般的大拱该叫什么,我真不知道,也不记得现存的建筑中有类似的东西。

辽金第一塔 <wbr>良乡塔


辽金第一塔 <wbr>良乡塔

辽金第一塔 <wbr>良乡塔
须弥座平座部分转角处柱子上有力士浮雕。

辽金第一塔 <wbr>良乡塔
平座斗拱处有装饰性驼峰。

辽金第一塔 <wbr>良乡塔
塔下围了一圈栏杆也就罢了,还插了一圈彩旗,因为疏于管理,这彩旗如今跟抹布也没啥区别了。严重阻碍照相视野和塔的美观度。

辽金第一塔 <wbr>良乡塔
这是我在网上费劲巴力才勉强收集到的三张昊天塔剖面图,实际上只有一张图,下面两张是上面那张的局部。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来,良乡塔内部分五层,每层都有环廊围绕,而最里一层则是楼梯间,有砖梯围绕中间的砖柱盘绕而上。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楼梯间和礼拜空间的冲突问题,与定州塔的基本思路是一样的,只不过定州塔是用穿过塔心柱,而良乡塔是环绕塔心柱。

辽金第一塔 <wbr>良乡塔

辽金第一塔 <wbr>良乡塔


最后说一个很困扰我的问题:这座塔外面有木构塔檐这是毫无疑问的,具体说来这座塔如果保存完好,就是六和塔那种形态,与江浙一带的那种砖心木塔是一样的。但是,这座塔外面木构建筑的搭建如何,我却不太清楚,从上面的照片可以看到塔身上有很多隼孔,但依据这些隼孔我反而不能推断塔檐的原貌。因为依据这些隼孔,貌似原先在砖塔外部是一座罩子一样的木构建筑,但如果是这样,那么塔上的那些斗拱和假窗意义何在呢?但如果不是,而是像江浙古塔那样把假窗露在外面,那这些隼孔的排列则非常奇怪。我真心想象不出来这座砖塔昔日的木檐是什么状态。或者那些孔洞并非是木梁的隼孔,知识固定一些装饰物,也未尝可知。
 
 
其实我倒是希望现在能把这座塔外面的塔檐修复一下。现在修文物陷入一种病态逻辑,就是修旧如旧,这种逻辑很说不通,修就要往新了修,没有修旧的道理。因为油漆也好,颜色也好,这些东西在初建的时候就存在,而且对于建筑材质实际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一直旧下去反而对建筑整体的健康不利。只不过修缮的时候要论证,尽量采用原来的材料、技法、恢复建筑的本来面目即可。修旧如旧就好像说西施心口疼很美,那索性就让西施永远心口疼下去。。。。那你考虑过西施的感受吗?我是真喜欢建筑,如果木构本身就是这座建筑的一部分,为什么不恢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