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是中国最垃圾的景点,没有之一
(2017-05-17 20:26:51)
标签:
妄言 |
分类: 写点文章 |
敦煌作为一个文物保护单位,只怕在地球上都能排到前列,如果作为一个景点,可能是最垃圾最无耻的一个。
我现在就感觉敦煌那些东西留着不留着其实无所谓,因为那些东西不过就是敦煌研究院的私产,都是那些专家们个人的东西,压根也不属于全民。说句实话我从了解敦煌那天起就不觉得敦煌是中国的敦煌,敦煌实际上就是敦煌研究院的敦煌。
众所周知,敦煌有个最缺德的规矩,就是不让带相机进景区。实际上敦煌的缺德规矩还很多,比如游客必须凑够了一波,然后被一个导游领着参观。总之我感觉敦煌研究院始终在拿游客当成一群无脑的白痴,这一点他们很矛盾。一方面游客有钱,但一方面这些白痴又老是惹麻烦,所以必须严加管束。
中国很多景区都不让照相,只不过敦煌做的最严密。美其名曰照相损害文物,还有人说照相是对神佛的不敬。
纯粹都是胡说八道。这两种说法实际上毫无根据,是两句赤裸裸的谎言,但凡宣传这种说法的人都是在撒谎。照相有损文物。。。这跟照相会吸人血的逻辑有什么本质区别吗?给神佛照相是对神佛的不敬。。。全地球的所有宗教只有伊斯兰是不许描摹神的形象,但佛教道教天主教根本没这个规定。
但我想,敦煌毕竟是专家云集的地方,而且敦煌的专家很多是搞电子技术的,这么简单的道理敦煌不会不懂吧?
当我了解了敦煌这个规定的真实意图之后,让我下定决心写这篇东西。
敦煌禁止相机带入的原因是两个。
第一个十分邪恶,就是资料垄断。现在你在网上搜其他地区的石窟,照片能搜到好多,个别时候还能搜到高清照片。但敦煌的几乎所有影像资料,尤其是高清资料几乎全部掌握在敦煌研究院的手里。我手上其实有一本敦煌壁画的图录,是从旧书摊上淘到的,出版者自然是敦煌研究院。
第二个理由则更加丧失人性。敦煌的保护者们有个不能算错的概念,就是人停留的时间一场,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对壁画造成损伤。这个倒还真不是瞎说。所以,敦煌必须限制石窟内游客的停留时间。这就是为什么要导游带队的道理。说白了就是可以用导游来控制你的滞留时间,另外不照相显然可以减少游客的停留时间。
我这种能在一座古庙里停留超过三个小时的游客来说,对于敦煌显然不是好人。
敦煌对于游客的种种限制,并不是全然的没道理,其实都有一些听上去比较合理的解释。最后落到一句话,保护文物。
好啊,保护文物,但是游客去敦煌参观是花钱的,而且就目前的市价来说敦煌的门票绝对不便宜。游客是消费者,敦煌研究院再拿消费者当什么?
这就好像你去洗浴会所叫小姐,结果小姐来了,说咱们俩只有在一起30分钟,现在开始计时。然后这不行,那不行,理由都是保护小姐的健康和人身安全。30分钟到了,先生再见。
这个例子很多人一定觉着不合适,因为在很多人印象里,敦煌是个高高在上的,闪闪发光的,尊贵无比的圣地。而小姐则很低级。但如果从对消费者提供的服务质量和对消费者的态度看,我觉得敦煌还不如洗浴中心。
敦煌那种地方我这辈子都不会去,因为这个地方。。。。可以说他们对于一般的旅游者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歧视心态。或许这种心态出于一些听起来很合理的原因,但是毕竟我这种东部地区的人去一次敦煌,花费小不了,就这个旅游产品,我真的不敢下单。我其实也很喜欢文物,我也很爱护文物,我甚至知道如何的参观才不会损害文物,但很显然,敦煌研究院不这么看,在他们看来绝大多数游客都是一群只会呼出二氧化碳的没大脑的白痴。
我现在老说,中国文保四大法宝就是:高票价(据说能限制人流)锁门、禁止入内、禁止照相。简单点说就是票价一天比一天高,但游客能参观的东西一天比一天少,游客到了景区之后只能再顾个导游像傻子一样被这些认领着听这些人胡说八道。
中国的文物,现在不过就是地方政府和研究机构的私产而已,我没看出来这些东西属于国民,更没看出来这些东西属于全人类。
当然也有人说,这都是保护文物没有办法。。。如果文物保护的绝大多数国民花钱都看不到真货,我觉得这些东西还不如不保护,你为了谁保护呢?如果一些文物的价值仅仅是被一些专家拿来写一些绝大多数国民都看不懂的论文,这种文物可伟大在哪,宝贵在哪呢?
或许像敦煌那种狭窄的洞窟或许真的不适合一群人长期在里面滞留,但以敦煌为代表的国内一些列景区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有问题,这也是事实。
前一篇:做了两个月的模型
后一篇:邋遢大王奇遇记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