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明孝陵 之一(从下马坊到文武坊门)

标签:
南京紫金山明孝陵石像生四方城 |
分类: 走南闯北 |


下马坊,上写 六个大字“诸司官员下马”当然原文是繁体字

神烈山碑。这地方原先还有个碑亭呢。怎么回事呢?又是那个道士皇帝嘉靖,这哥们似乎很喜欢改名字改制度。改完了太庙、天坛地坛还不过瘾,索性就把紫金山改名为神烈山。这块碑上记载的据说就是改名的事儿。大家不要惊奇,这块碑上的那个水印是我P上去的,不是灵异事件。下图亦然。

禁约碑。是倒霉蛋崇祯皇帝立的,重申要保护孝陵balabalba,可见在明末,孝陵的状况已经不是很乐观了。
过了下马坊,一路赶奔孝陵的正门大金门。目前紫金山这一带基本被改造成了城市森林公园,一路上风景非常不错,空气很新鲜,绿化搞的很好。

这就是所谓的“大金门”(太骗人了吧!!!)虽然我看不到一点儿金色,但材料上就说这是大金门。大金门是整个陵区的正门,相当于北京十三陵的大红门。注意,这里是检票口,进去就得花钱了。从这点看,管这里叫金门也算恰当。

大金门后面就是神功圣德碑亭了。俗话叫“四方城”我之前始终不理解为什么要把碑亭叫做城,进去之后才明白。你们知道这里面的乌龟有多大吗?我的身高刚到乌龟脑袋那。(我发育正常)本来碑亭的盖子早没了,现在大家看到的屋顶是后来为了保护里面的石碑和下面的墙壁复建的。

据说碑文出自朱棣朱老四,可见原先应该还有另外一块朱允炆立的石碑。
过了碑亭,向西走就进入了石像生、石中翁的环节。孝陵的一个特点就是神道是个镰刀形,要不断的拐弯,我也不知道这里有啥风水上的考虑。
孝陵的石像区总共有16对,32只石像。我之前不理解以为石像总共有16种,实地一看才知道,其实总共只有八种,只不过每种都有四只而已。其中动物六种,人物两种。同一种动物各有四只,其中站立两只,卧着两只。排列次序依次为,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马、武将、文官。

狮子、獬豸。

骆驼、大象

麒麟、马

动物区走完了之后要进入人物区了。中间居然还隔了一对望柱。我记得在清陵中望柱是放在整个队列最前面的,这里也不怎么地,放到了中间。

武将和文官。

这个东西我叫不上名字,但在动物区出现了三个,分别放在开头,中间和结尾,我也不清楚有什么含义。

过了石像区,是棂星门。我也不知道这是哪个没文化的人干的,第一次看见往棂星门上挂大匾,而且匾额内容居然就是棂星门三个字。。。。。

过了棂星门还得往东拐,还的走一段距离。中间还有卖雪糕矿泉水的小商店,其中一家还卖纪念品。纪念品中居然还有女优扑克。。。。。明太祖要是知道几百年后会有人在他的神道上卖这东西。。。。。。不说了,终于走到文武坊门了!终于要进入正题了!


我不清楚这个匾额上的字是谁写的,难看不说还有错别字。至于门的那边有什么,咱们下文分解。
前一篇:苏州罗汉院双塔
后一篇:韩国江陵端午祭就是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