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防范和化解担保圈风险?

(2017-01-19 11:44:38)
标签:

杂谈

一、担保圈的担保隐蔽性强、风险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担保圈中信息透明度低,增加银行风险识别与监测的难度。

担保圈内涉及企业户数众多,保证关系错综复杂,互保、连环担保、交叉担保等形式交互使用。其担保链条往往不局限于某一家商业银行,而是涉及多家商业银行,担保圈内企业涉及的债权债权关系及或有债权债务关系变得相当复杂和隐蔽。如果圈内非核心企业出现贷款风险,会通过圈内其他企业调剂资金余缺,暂时掩盖贷款风险,或通过转贷操作后延贷款风险且不易被商业银行监控。直至担保圈内大部分企业甚至核心企业资金链断裂,资金圈内循环难以为继,担保圈累积的贷款风险才会完全暴露,并迅速扩散至整个担保圈。

2、虚化担保,增加银行贷款风险敞口。

在连环担保中,就单独一笔贷款来看,似乎是分散了贷款风险,但是就整个担保链来看,恰恰是更容易传递贷款风险。如果圈内一家企业出现风险,往往会通过“多米诺骨牌效应”传导至圈内其他企业。互保、连环担保、交叉担保关系复杂往往导致担保虚化,保证贷款实际上等同于信用贷款甚至比信用贷款具有更大的风险,贷款风险会通过担保链条在担保圈内循环、传递、放大,银行贷款实际上处于担保不足或无担保状态。

二、银行担保圈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针对此起彼伏的担保圈风险,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应该具有防范担保圈贷款风险的风险意识,将化解担保圈贷款风险作为深化信贷管理的重点,以尽快化解已暴露、或潜在的担保圈风险。

1、贷款三查环节深入仔细,化解担保圈贷款风险

在贷前调查环节,凡向银行申请融资的企业,客户经理在尽职调查时应要求企业如实提供对外担保信息,全面掌握企业的或有负债情况。并了解掌握企业已有他行融资担保情况,分析客户所在担保圈的总体风险状况。

在审查审批环节,客户经理应加强授信审查,实行动态管理。通过查询人民银行信息征询系统、对保证人情况进行全面尽职调查、分析保证人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借款人在他行融资担保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全面准确把握担保圈范围;认真分析借款人偿债能力及保证人代偿能力,严格核定客户授信额度和限定使用条件。对有违约记录、过度担保或互保和连环担保现象严重的担保圈内企业新增融资,商业银行要从严审查审批,并尽可能办理有效的抵质押担保。

在贷后管理环节,客户经理一是要建立日常监控和预警机制,做好贷后持续监测,密切关注担保圈内企业的资信状况、偿债能力和担保能力,尤其是民营企业担保圈,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和资产保全工作;二是要对担保圈贷款按风险程度进行分类,实行区别对待、分类管理。三是要建立防范担保圈贷款风险的长效机制,做好总体安排部署,准确进行担保圈风险识别和分类,摸清担保圈风险底数并制定化解方案。

2、要尽量避开企业同行业担保圈担保

在商业银行风险分散策略上,往往要求贷款不要集中于特定的一两个行业,而造成相对较大的行业集中度风险。将行业风险分散策略应用到担保圈风险控制上,商业银行可以在具体受理担保贷款业务时,避免让同一个行业的企业进行互保,以避免一个行业出问题,整个担保链条崩盘。温州庄吉集团企业行业内互保,一旦行业龙头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其配套的小公司、关联行业内的都受到重大影响,严重影响信贷资产质量。

3、在贷款企业担保方式置换的注意事项

如果互保企业出现问题,银行从保全资产安全的角度,肯定是先下手为强。当担保圈中保证人保证能力不足,保证人出现偿债能力问题时,商业银行应考虑采用其他的风险缓释手段,将部分担保圈保证贷款置换为合法、足值、有效的抵质押担保贷款,由“人的担保”向“物的担保”方式转化,实现担保方式由高风险向低风险转变。此外,如若企业“物的担保”不足或者有其他原因而只能采取其他企业担保的方式,那么可以要求企业寻找的互保公司不存在任何担保或者被担保行为,以防止担保圈扩大化。

4、认真摸清行内担保圈贷款风险情况,彻底清查存量担保圈贷款,实行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因圈施策、多措并举。

对于担保圈中一些互保额度较大的融资,商业银行应在审慎进行风险分析判断的前提下,对互保关系进行清理,对借款人信用较好,实际较强的企业,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要求借款人更换贷款担保方式或找其他具有担保能力的企业担保,切断担保圈链的关联。 

对于互保、连环担保关系复杂,融资总额较大的担保圈,商业银行应绘制担保圈保证关系示意图,厘清担保关系,对形成担保圈的主要保证链条进行切割,实现“大圈化小”,风险降低,或对担保风险传导的高危环节进行预警,建立起有效的“防火墙”,尽快隔离风险,防止风险的传导和扩散。

对借款人偿债能力不佳、保证人担保能力不足、关联关系复杂或圈内企业存在违约记录的担保圈贷款,商业银行可以将担保圈贷款风险化解与潜在风险贷款退出和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相结合,通过多收少贷、只收不贷等措施积极压缩收回担保圈风险融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