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佳的首次高原之行 --02“小驴佳佳”是这样炼成的

标签:
佳佳小驴佳佳红杏旅行旅游 |
分类: 小驴佳佳国内旅行 |
●“小驴佳佳”是这样炼成的
在北京市区憋了半天,堵车堵得心烦气燥,当终于上了京石高速时,车子才进入正常行驶状态。
我们是早晨8点从北京京石(北京——石家庄)高速口出发的。大约两个多小时就到石家庄了,然后再继续往邯郸方向走,经邢台进入河南境内,这一段就属京珠高速了。
河南境内的汽油是乙醇汽油,这让我很是不爽,因为加完乙醇汽油后,车子的动力明显下降了,提速也“肉肉”的,难受极了。
佳佳刚到河北境内就呕吐了一次,可能是起床太早,没休息好的缘故,保姆也有了晕车的症状。我只好频繁地在服务区停车休息,有一次还赶上一个除了卫生间到处找不到一间可以供人休息的屋子的服务区,孩子只好在室外吃了一餐方便面加牛奶。好在佳佳平常比较注意锻炼身体,所以应该还是有些抵抗力的。一路上,佳佳的精神很好,坐在小座椅中很安静,基本没让人费心,保姆小邹一个劲地夸佳佳懂事。
就这样走走停停,我原计划在天黑前赶到西安的计划泡汤了。我们到达陕西西安时间是当天晚上23点左右,1200多公里,走了15个小时。我们在环城路上转了一大圈才找到接我的同学老谢,很多城市道路就是这样,由于指示标牌做得不到位,总是让外地的司机不知东西南北。
我们到了宾馆才发现,居然可以洗上温泉。于是,兴奋的佳佳也享受了一次温泉浴。那是她第一次洗淋浴,因为从小有游泳的训练,所以对淋浴她不恐惧,当水浇在她头上、身上的时候她觉得很好玩,没有害怕。
我不知她小小的身体是否也会像大人一样地疲劳,抑或是因为身体的小巧反而不会累?这是一个无法了知的问题。
第二天,我们收拾停当已经是上午9点了,好在这天的计划是从西安到青海的省会西宁,全程大约850公里,比第一天要轻松些。
出了西安就往宝鸡方向行驶,前面的路段全是高速。
在宝鸡的高速路收费口,我们交完款后没有拿到下一次交款用的磁卡,不免心里有些犯嘀咕。结果正像我们所担心的,从宝鸡到甘肃省天水的187公里没有高速路,傍山公路的路面还有很多处被水冲坏或被大车压坏了,怪不得在宝鸡出口看到有很多警察在查验大货车的载重量。这段路走得极艰难,不时地要避让对向的大货车,还要左摆右扭地躲开坑洼路面上突起的石头,即便很小心,还是会不时地蹭一下底盘。
直到进入兰州路段,才又上了高速路。不过又是一路的山道,好在有美景相伴,才不至于太枯燥。也许是小小的佳佳能看懂外面的风景,一路上她竟很兴奋,看着窗外“伊伊啊啊”地不知说着什么,看起来很开心的样子,有时竟自己哈哈地笑起来,还手舞足蹈的。难道这孩子也遗传了我的驿马天性,出门就疯狂么?
由于怕佳佳小小的身体承受不了长途跋涉的辛苦,不能让她长时间地坐在座位上,我还是经常在服务区停车休息,当人们看到这辆北京牌照的轿车上居然还有一个这么小的孩子时,都露出惊讶的神情。
一路上我经常无意识地就超速了。开长途真是要经常休息,否则是越开越麻木,一路上就只顾跟着前面的车走,有时就会忘了速度。小邹在路上曾提醒我:“姐,慢点吧。”经她一提醒,我马上看一下速度表,居然都是在180KM以上,真是不知不觉,有一次竟达到了200KM。后来有几次是根本不觉得速度有多快,只是想到了孩子在车上,脚下才松了油门,现在想想真是有点后怕。
打瞌睡也是走长途的路上最可怕的事情。这次出行,我一共有三次险情,第一次就是在从天水到兰州的路上。那是二级公路,双向车道,中间不封闭的。我恰恰在那时打瞌睡了。人在打瞌睡时有时控制不了自己,本想着如果困了就找服务区休息,可真困了就连靠边停车都想不起来了,一直木然地开着。直到听见有很强的汽车喇叭声我才惊醒,那时几乎就是在睁着眼睛睡着了。当我醒过来时发现自己的车已经行驶在对向车道上了。这一下吓出了一身冷汗,算是彻底醒了。
晚上9点,经过12小时的行驶,我们到了西宁。
从西安到西宁更多的是在山路上行走,这时候佳佳的情绪一直比较平稳,状态还是比较让我放心的。到了西宁以后,就已经有一些海拔高度了,西宁的海拔是2200到 2300米的样子。对于孩子来说,她也是第一次到这个高度,我观察了一下她几乎没有任何的反应。
到西宁时间已经很晚了,我们住的宾馆附近的餐馆都已打烊,没有地方可以给她单独煮饭,只有路边的一个清真小吃排挡还亮着灯。这个小吃摊上只有煮面片和炒面这些当地的食品。由于平常给佳佳的饮食只要营养搭配合理,我们就没有特意把食物弄得太精致,所以她还是有很强的适应性的。虽然没长牙,但佳佳口腔的综合能力还不错,所以稍硬的食物也能研磨细致。西宁还是有一些海拔高度的,所以这里的沸点也比较低,面和得很硬,煮得也不是特别熟,大人吃都觉得挺硬的。佳佳对这个面片表现出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居然吃了一小碗,我觉得她完全可以适应当地的饮食。看着孩子终于放平了躺在床上睡下,我不禁怀疑自己是否有点太残忍了。
第三天一早从西宁继续出发,奔向同德县。出发前,大家都喝了些葡萄糖口服液,这是治高原反应的偏方,主要是补充糖分和体液,增加抵抗力。
佳佳像是知道海拔已经在逐渐攀升、不能乱动、以防过于消耗体力似的,一路上只是稳稳当当地坐着,有节制地看着车外的风景微笑。到了拉及山,海拔已经超过了4000米,刚刚下过雪,这可是真正的“六月雪”。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保姆小邹也是第一次看见雪山,面露兴奋之情。
我当时甚至没有给佳佳穿一件外衣就直接把她抱下车了。还好,这个孩子抗寒能力还是不错,就是这样她也没有着凉。当然这是庆幸的后话了,在这种环境下,从比较温暖的车里面到车外寒冷的环境当中,还是应该给孩子加上一件外衣的。我也希望有同样经历的家长能在这方面尽可能的给孩子多一些保障,而不是过多的呵护。
佳佳先是迷茫地看着身边的白色世界,接着便开心地想去触摸那冰冷的白雪。至今,佳佳还是有冰雪情结,见到雪就开心得不得了。
在山口停留了十分种,照片、DV一通拍,虽然早上已经加了衣服,但在这雪山上,身上穿的还是单薄,我生怕孩子着凉,赶紧回到了车上。不过这十分钟,已经足够佳佳将来纪念的了。
过了山口就一路下坡,到了贵德还看到了翠绿的黄河水,和内地昏黄的黄河水比起来,根本是天壤之别。
● 高原反应,不必太紧张
经过拉及山的时候我就一直在密切观察孩子,看她会不会有高原反应。首先是摸摸她的脉搏,看看有没有心跳加速,再就是观察她的精神状态,看一看嘴唇的颜色,这些是上高原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用的方法。比如说有的人心脏不好,就会表现在嘴唇的颜色上,嘴唇特别红,甚至是有一点发紫的时候,那可能出现了心脏或大脑缺氧的状况。在拉及山上佳佳还没有这种状况,到同德县城也是没有。到了草原上的寺庙,我发现她当天晚上稍微有一点哭闹的状况出现,她的脉搏也比平常稍微快了一点,但还在正常范围内;嘴唇也有一点发紫。当时孩子正在流鼻涕,嗓子也有点哑,属轻微的感冒症状。其实上高原,最好是不要在感冒的时候去,鼻炎或者鼻塞会使呼吸有障碍,加重缺氧状况。
但是为了赶赛马节的时间,在她有一点轻微感冒的状况下我还是带她去了。也许这样做有点冒险,但我始终觉得人的很多健康问题实际上是由精神引起的,小孩子心灵纯净,没有杂念,自然就有比大人强得多的适应能力。
我给她准备有充足的药品,心里是很踏实的,所以我就完全没有给她传达任何不安的信息。别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除了不会说话,其实小人儿心里有数着呢,大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其实小孩子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在第一晚上有一点哭闹之后,第二早上她几乎没有任何不正常的状况了,感觉她和在北京的状态是一样的,只不过比在北京多了很多新鲜的东西,致使她的眼神始终充满了好奇。
路上我给她吃了一些治感冒的中药,还给她补充了一些葡萄糖,让她喝了很多的葡萄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