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达,过了金沙江到西藏

(2007-09-11 14:08:00)
标签:

杂谈

  这些天除了忙乎两位都动手术的老人,抽空还得完成西行的书稿,博客都撂荒了,自己看着都不忍心,先把并不成熟的书稿发上一点吧,省得朋友们白来一趟

德格是一个必须长时间逗留,慢慢品味的地方,至少也得多次前去才能体会到它的博大精深。上次离开德格就带着深深的留恋,这次的感觉还是意犹未尽,总觉得还有很多东西还没有看到、还没有看够,只能是带着一点遗憾离开德格,带着对下一个地方的向往,我们出发了。

我下一个向往的地方就是过金沙江。

那天我们从德格县出来之后,沿着国道往西走了大约25公里,就到了金沙江边上。以金沙江为界,过了金沙江大桥之后,就是四川甘孜藏区和西藏自治区的分界线了,过了金沙江就到了西藏境内。过了金沙江第一个乡就是属于西藏江达县的冈托乡。

从德格出来之后一直在峡谷地带穿行,走着走着就感觉前面豁然开朗,自然是另外一番美景,四周都是群山,在开阔地带可以清楚地看到金沙江水和色曲河有一个交汇。红黄色的河水属于金沙江河流,色曲河是清澈的蓝绿色,在那个地方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积水潭,江水回旋翻涌,一会便流向不远处的冈托金沙江大桥。

在江的对面立着一块很大的石头。那石头上面有两个汉字:西藏。很明显,那石头是专门为了这些在川藏线上行走的类似于我们这些人准备的。它刚好在过江的路口上,大家经过这个地方的时候,都会看到这块非常明显的石头。看到这块标志性的石头,大家心里都有一点激动和兴奋,争先恐后地在那个石头前边停车拍照。可能是每一个从四川进藏的车辆都会停留下来和那大石头合影,似乎是一种仪式似的,因此那块石头的出镜率极高,不过希望将来不要出现在那里圈一块地把石头围起来收钱的状况。

我的相册中还有一张1998年我到这里时拍的纪念照,我曾骄傲地坐在2020S北京吉普的引擎盖子上,得意地昂着头。那一年我还是有些惴惴不安地到了这个曾经在梦中都期盼了多年的地方,我知道过了这座桥就到西藏了。虽然在青海和川西都是在藏区行走,但这里毕竟是真正行政意义上的西藏,那一道长长的桥和那块石头不知引得多少人欢呼雀跃。而这一次的心情明显不同,在这近10年间已经走过了太多的地方,对于藏地的风景和风情早已“审美疲劳”,上一次在江达县的不愉快的回忆也一直伴随着我,所以,这次的不安是另一种心境。

过了金沙江到江达县,之后就全都是土路了。走了不久便到了矮拉山,想当年我还在这里“打过劫”。那时侯还算“年轻”,经常干点不着边的事情,再加上是第一次进藏,看见什么都新鲜,在山口附近见到两位在风中行走的藏族妇女,她们身上佩带的环佩叮叮当当地在我眼前摇曳,惹得我“贼心”大起。我惯用的手法就是上前去“欣赏”,然后把人家的东西拿在手里再跟人家商量是否可以卖给我,结果人家不是很想卖,我就赖乎乎地硬是掏出钱来塞到人家手里,拿了东西就走。看着那妇女只是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而不是愤怒,我心安了一些。但是过后在市场里看到那块铜牌牌的价值远不止我给的那点钱,我就愧疚的不行,可是也没法弥补了。

到矮拉山口时,我们还找了半天山口的标志牌,从一堆哈达里翻了半天,才翻出来矮拉山口这个名字。海拔倒不是很高,只有4245米,这个高度对于我们后边的行程来说,的确是“矮”了。当时天气特别好,也几乎没有高原反应,我们大家都激动地在山上撒着风马,尤其是杨小妹,这个似乎永远不会长大、当然也不会再长高的川妹子兴奋地尖叫,她总是会带给大家很多快乐,后来也一直是大家“八卦”的焦点。

这是进入西藏以后的第一个山口,然后我们就不停地翻山过河,过河翻山。经过了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之后,当天晚上我们就到了江达县。江达这个地方我至今还是记忆犹新的,只是留给我的一直不是什么好的回忆,这次倒是期望着能改变一下印象。

那一年我们到江达,在找宾馆住宿时遇到了很多周折,好点的旅店院子里都停满了高档越野车,自治区的工作组在县城驻扎,整个县城就变得沸腾起来,很多平常冷清的娱乐场所难得地开启了好久没有插电的音箱。而我们好不容易找到的粮食局招待所,到了我们刚想把自己放平时,恰恰开始了一天中最热闹的一段时光,那拙略的音响和一听便是喝高了唱出来的嚎音在耳边挥之不去。

记得当时那招待所的房间里有一种特别的味道,之所以说“特别”,是因为我根本不知该怎么形容,在我的生活经验中还没有闻到过的味儿。那把浑身生锈的暖瓶,在拔去塞子的同时,散发出一股类似于尿臊的味道。好容易忍着耳膜边彻响的蹩脚吼唱和干渴入睡,还没来得及做梦,就被浑身难以忍受的刺痒惊醒,赫然发现我已经在打盹间被无耻的跳瘙强奸了,那一个个鲜红的印痕让我饮恨许久。

其实那一天的晚饭也几乎没吃。一对四川的小夫妻开的餐馆灯光很暗,墙上地下一个色调,但那是当时惟一一家没有人酗酒的餐馆,老板说他们还可以做得出汤圆。那甜甜的诱惑促使我们忽略了那里的污秽,抱着甜甜的幻想等候着那久违了的热汤。老板夫妇在厨房忙碌着,那雪白的面粉在他们手中翻转着逐渐在变成小团……只有上半截的布帘飘飘忽忽地煽惑着我们已经饿了一天的肠胃。忽然,一个黑影在老板脚底下出现,它踱着方步,仿佛故意在我眼前走秀,我的尖叫声也没能使它加快脚步。老板坦然自若,倒是我有点被自己的叫声弄得有点不自在,老板娘的脸上甚至浮出了一片浅笑。老板弯下腰,那沾着糯米粉的手伸向那只有20公分长的老鼠,拦腰一捏就把它扔到屋子外面,然后拍拍手,还在一张卫生纸上擦了擦,我们的白色小球就继续在增加……

我的五官在这里毫无例外地受尽了折磨,这就是我对江达县城的全部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