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求的那人家出来,我们继续行进在羌塘高原上,我们的目标是尼玛,本来应该是前一天的行程,整整耽误了一天.
出来后不知觉间又走偏了地图上的路,我们看见双湖特别行政区多玛乡的指示牌时,发现离地图上标示的大北线偏北了约两三公里。
几份地图上的线路标志都不一样,还是要靠向当地人打问可靠些.
中午到达西德镇,手机终于有了信号,赶紧往回发信息报新闻.
下午开始和很多野生动物相遇:藏羚羊\藏野驴藏、原羚***
这一天的平均海拔仍然很高,始终在4500米以上.队员老杨始终状况很不好,大家都很担心.
沿途路过不少美丽的湖泊,像著名的色林措、达则措等等,每个湖泊各自变幻自己的颜色,在阳光下闪烁生辉,令人感叹青藏高原才是中国真正的水乡
过措折乡时已经是下午7点(之所以称为下午,是因为这里和内地有2小时左右的时差,晚上9点半天才黑),这时下起了大雪,因为想帮助一辆坏掉的本地农用车,我们落在了刚认识的“海南越野E族”的3辆越野车后面。我们用车载电台跟他们联系,大家互相提醒着前方的路况。沿着新鲜车辙印到了尼玛县城。这个在大北线中间的县城仿若一座孤城,伫立于雪山和荒芜的公路之间。
13号从尼玛县城出来,依然四处都是路,所谓的路也只是前面车辆的车辙而已。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景色都差不多。进入羌塘自然保护区后
不久,头车和后面的队伍走到了不同的山头上,有时车载电台的信号几乎弱到没有,大家不断对坐标,互相寻找两个小时,终于又会合在一起。
下午雪更大了,车辙印时隐时现,几乎消失,我们不断问路,却感觉在不断迷路。牧民几乎隔十几公里才有一家,从GPS上看,我们偏离了地图约2公里,在往西北方向去,。牧民们都说,我们就在去改则的路上,去改则有两条路,就是说,我们在走地图上没有的路,但车辙印始终在前方明灭。
在短暂的晴朗中,泥石流爆发了,山下的泥石流已经开始在车后面追赶着我们,我们赶紧往高处前进,希望能从山上翻过去找到改则路。
在阿索乡境内,上了一个陡坡后,路终于消失了,牧民依然说这里有路,但雪已经很大了,雪深达到1米以上,山顶风力已经达到8-9级。我们的车竟然摸索着开到了山顶,在山脊上几乎被风刮得侧翻。山顶海拔高度已经过了5000米,气候十分寒冷,好在身上穿着羽绒服,外罩gore-tex冲锋衣,才使队员不致失温。天色渐暗,风雪越来越大,只能折返。住进一户牧民家。这户人家也算是当地的大户,有19万亩草场,2000多只羊,200多只牦牛,因为今年的雪太大,羊死了很多只。
饿了一天的队员,在这户牧民家自己煮了米饭,就着自带的干粮草草吃了饭,准备第二天再作打算,如果风雪依然这么大,大北线的路线只有放弃。
14号早上,有牧民肯骑摩托带我们去阿索乡政府,听说那里可以加油。到了阿索乡以后,尽管不能加油,但我们还可以跟牧民的摩托去洞措乡,从洞措到改则的路相对岔路少,也比较顺畅,这天没有风雪,虽然又陷了两次车,但总算完成了大北线的路程,到达改则县。
从改则县到狮泉河是一条灰尘滚滚的搓板路,但对于在风雪中折腾几天的队员来说,这已经是一条高速公路。
一队人马浑身是土,gore-tex鞋子也在多次推车时在淤泥中沾满了藏北高原的泥巴,但是鞋内依然干爽。
到了狮泉河,老杨被直接送进医院,医生诊断为轻度肺水肿,在加大剂量用药之后,稳定后需要即使转移到低海拔地区,就是说,余下的路程,他可能不能和我们一起走了。而其中一辆车也在颠簸的路面上颠断了钢板,需要修理,所以我们决定在狮泉河休整一天。
加载中,请稍候......